
百瑞營聖淘沙酒店原址是一個軍事哨站。(聖淘沙官網)
作者 黃珞
說起聖淘沙,你會想到什麼?
纜車、極限運動、沙灘熱浪、比基尼美女、陽光型男,還是環球影城,或者在海底世界悠遊自在的魔鬼魚?

聖淘沙最不缺的就是娛樂活動,其中包括海底世界餐廳、環球影城、愜意沙灘等。(黃珞製圖)
對於聖淘沙那些藏在光鮮外表下、深埋在土裡的歷史,你又了解多少呢?
你可能會覺得:既然是去玩的,還提這些幹什麼啦?
但是紅螞蟻認為,在先輩留下的蔭蔽下乘涼玩樂,不妨先了解一下這棵大樹是如何長成的。
聖淘沙前身——絕後島
在聖淘沙還不叫「聖淘沙」時,人們更習慣叫它「Pulau Blakang Mati」。
不諳馬來文的紅螞蟻第一次看到這個名字時,好奇去搜索了一下它的意思,結果嚇到扔掉手機。(誇張啦)
除了谷歌翻譯的「死島」。當時的華人也給它起一個響噹噹又令人不寒而慄的稱號:絕後島。
無論是死亡還是絕後,這些名字的寓意聽起來都不太陽光明媚,反而透露出一股濃濃的陰森味兒。

1945年的地圖上,聖淘沙島被標記為:Pulau Blakang Mati,絕後島。(網際網路)
稱作「絕後島」的原因有幾種說法,其中兩種說法廣為流傳:
一種說法是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初,聖淘沙到拉博多公園一帶的龍牙門海域出現許多海盜。他們會瞄準從這片海峽經過的漁船,然後用武力脅迫對方交出所有貨物與財物。
2018年特金會很可能在聖淘沙上舉行時,許多外國媒體都爭相以醒目標題寫道:
特金會的地點,很可能選中這個新加坡歷史上的海盜藏身之地

(彭博社)
還有一種說法是,「絕後島」上曾發生過大規模瘟疫,當時死了很多人。
到了1970年,新加坡政府決定將昔日的絕後島開發成旅遊景點,於是結合公眾的提議,重新將之命名為「聖淘沙」,源自馬來文和梵文的同音字「Sentosa」,有和平、安寧之意,寓意美好。

聖淘沙就這樣華麗轉身,從象徵死亡的晦氣之地,一躍成了蜚聲國際的知名旅遊勝地。(海峽時報)
雖然今天的聖淘沙在各方面都與昔日的絕後島有天淵之別,但島上依然保留了許多歷史價值濃厚的古老建築。走,一起去看看這些老建築鮮為人知的過往。
從英軍醫院變成蠟像館
以下這座看起來很嶄新的建築其實已經130多歲了,目前是新加坡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 Singapore)的所在地。這棟建築建於1880年代,當時是一所醫院,專為派駐聖淘沙的英軍提供醫療後援。

(聖淘沙官網)
二戰時期,它依然盡責地作為一個醫院運行著。1950年後,在被改建成英國皇家炮兵的訓練中心(British Royal Artillery Training Centre)。
如今,這棟歷史悠久的老建築「裝進」了享譽國際的蠟像館,也算是「可以退休享清福」了。
在這個蠟像館內,你可以巧遇到許多熟悉的面孔哦!
唯一留存的海濱堡壘
你知道嗎,新加坡成為英國殖民地後,殖民政府在絕後島上落實了一整套海岸線防禦體系,築起了高高的炮台。在二戰期間,英國人將這座絕後島視作軍事要塞,想用來抵禦野心勃勃的日本人進攻新加坡。
可惜,日軍反其道而行,不從海上進攻,而是騎著腳踏車從長堤大舉入侵新加坡。
當年西樂索堡壘那些正對著大海的炮台,真真英雄無用武之地。目前仍佇立在原址的是仿真複製炮台,提醒著大家這段慘痛的歷史篇章。

西樂索炮台(Fort Siloso)。(聖淘沙官網)
絕後島上曾經有過四個防禦堡壘,分別是:西樂索(Fort Siloso)、英比奧(Imbiah Battery)、康諾特(Fort Connaught)和實拉蓬(Fort Serapong)。
時至今日,只有西樂索堡壘還保留下來,康諾特堡壘已經完全拆除,實拉蓬堡壘與英比奧堡壘則是廢置多年,歸隱於山林之中。

英比奧山上的堡壘遺蹟。(聖淘沙官網)
西樂索炮台投降紀念館
在被改造成投降紀念館前,紀念館如今所在的位置其實是西羅索的單軌列車站。到那裡玩耍的蟻粉們如果細細觀察,就不難發現:車站原有的一些設計元素,例如樓梯的地板,都成功保留了下來。

已經走入歷史的西羅索的單軌列車站。(聖淘沙官網)
在這裡,我們可以了解到英軍1942年向日軍投降的那段歷史,以及最終日軍在1945年向同盟國投降的歷史事跡。
在每個展示房間裡,都可以看到當年不同談判階段的軍事領導人的蠟像。這些模型是由倫敦的杜莎夫人蠟像館的專家製作的,倫敦的杜莎夫人蠟像館恰好也是上文提到的蠟像館的姐妹館。

紀念館位於英比奧山上,館內設有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模型,儘量還原了當時日軍攻占新加坡的場景。(聖淘沙官網)
因特金會而紅遍全世界的嘉佩樂酒店(Capella Singapore)
聖淘沙的嘉佩樂酒店,最引人矚目的高光時刻,就是2018年舉辦特金會時,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與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左一右走到嘉佩樂酒店臨時布置的舞台上握手的歷史一刻。

(海峽時報)

特朗普與金正恩會面後,在嘉佩樂酒店內散步私聊。(海峽時報)
這座以前被人稱為「大牌50」和「大牌51」的殖民時期建築,早期居住著一些英國軍官的家眷。

英軍在嘉佩樂酒店前留影。(聖淘沙官網)
據說有些英國士兵趕在日軍占領新加坡前,把自己的銀胸章埋在房屋附近,以免遭到日軍收走。下次要不要相約一起去掘銀?
開玩笑啦,紅螞蟻還要趕稿呢。
**百瑞營聖淘沙酒店 (The Barracks Hotel Sentosa)
** 聖淘沙最新的豪華度假村——百瑞營聖淘沙酒店也有一段傳奇的過去,它曾在殖民時期被用作軍事前哨。
當時可威風了~

在上世紀70年代曾短暫閒置,後來這裡又變成了聖淘沙旅遊學院。(聖淘沙官網)

這座兩層樓高的百瑞營聖淘沙酒店現在擁有40間豪華的客房和套房,可謂是煥然一新。(聖淘沙官網)
紅螞蟻前些日期去聖淘沙時,原以為疫情期間不會有什麼人,結果一到那裡,放眼望去,整個沙灘的人還真不少。
下次如果過去,紅螞蟻會避開海灘,轉去探索這些老建築。如果你想與紅螞蟻在聖淘沙巧遇,這下應該知道該向左走或向右走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