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三周之內出現首兩起兒童死於冠病的案例。
年僅一歲半的男童因冠病、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和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腦炎(Encephalitis),於6月27日病逝。
男童之前健康良好,也沒有其他病史。6月21日晚,男童因反覆發高燒和癲癇,隨後逐漸失去意識被送到竹腳婦幼醫院兒童急診部。隔天他被送入重症監護室且情況危急,並被診斷為嚴重的腦膜腦炎。
他的冠病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同時確診感染鼻病毒/腸道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
不到三周,又有一名四歲女童於7月17日確診同日因冠病引發的肺炎病逝。
女童在確診當天起床後顯得十分疲憊,體溫也飆升到39.9度。家長趕快帶她去看了醫生,後來在診所確診。
到了晚上小女孩就突然口吐白沫。於是家長立刻開車送女兒去診所,但女童在中途突然昏倒。
去醫院途中,救護人員一直在嘗試挽救她的姓名,但抵達醫院急診部兩個小時後,醫生告知女童已經離世。

實在是讓人痛心啊!
這是冠病疫情肆虐兩年半的時間內,本地首次出現兒童死亡病例。
專家認為關鍵不在於奧密克戎變異毒株,也不在於防疫措施放寬。
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亞太學會會長淡馬亞教授表示,近期導致新一波疫情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BA.4和BA.5相信並非罪魁禍首。

他指出,病逝男童同時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冠病可能只是偶然。至於四歲女童,淡馬亞教授表示,媒體報道指她倒下時口吐白沫,這顯示她也可能患有腦部發炎。
淡馬亞表示,因冠病導致的肺炎死亡極為罕見,尤其是在兒童中。但本地也曾發生孩童死於肺炎的案例。2019年,當季節性流感仍在廣泛傳播時,本地就有不到十歲的兩名男童和四名女童死於肺炎。
專家也表示,防疫措施放寬相信也不是導致近期出現兒童死亡病例的原因。

儘管如此,家長仍應提高警惕,不能因為措施放寬而掉以輕心。
兒童確診病例
衛生部的數據顯示,從6月22日到7月19日,在每天住院的冠病患者總數中,不超過11歲的兒童比例徘徊在6%至9%之間;這個年齡層的兒童則占每日通報病例總數的9%至13%。這與3月26日至4月26日期間的數字相同。
斐瑞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指出,一般來說,即使未接種疫苗,兒童患上冠病重症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但也有專家認為,很多人在防疫方面確實有些鬆懈。
相信家長們過去兩年會比較謹慎,都會確保孩子健康良好才上學。但隨著防疫措施放寬,家長們的態度可能起了轉變,認為冠病沒有那麼可怕,即使孩子身體不適也會送孩子上學。
家長該注意什麼?
在冠病引起嚴重併發症的情況下,大腦、心臟和肺部都可能會出現不易發現的症狀。

「與大腦相關的症狀包括孩子癲癇發作、異常抽搐、易怒和嗜睡。心臟的症狀包括心跳異常。肺部症狀可能包括呼吸困難。」
在之前發生的兩起兒童死例中,這些症狀應該已經迅速惡化,因此他們的父母很可能無法避免悲劇發生。
專家表示家長應該根據國家的指引,讓孩子接種疫苗。
「如果兒童的症狀惡化,應該諮詢醫生,這些症狀包括持續發燒、嗜睡、持續咳嗽、呼吸困難、胸痛、經口攝入不足、尿量減少或癲癇發作。」
醫生建議,更多家長應該帶孩子前去看診,即使這些確診的孩童並沒有不尋常症狀。

醫生說確診後兒童死亡的案例非常罕見,但是通過這兩個案例也說明,民眾應該提高意識。
醫生也促請家長帶孩子出行儘量避開人多的地方。當孩子出現任何症狀包括咳嗽、感冒、流鼻涕和喉嚨痛,儘可能讓孩子留在家中一段時間。
衛生部指出,無論是對兒童還是那些沒有潛在疾病的病患, 冠狀病毒都可以導致重症,而接種疫苗可以大大降低重症的可能性。

因此,當局建議所有5至11歲的兒童接種輝瑞-BioNTech/Comirnaty疫苗,尤其是對患有潛在慢性疾病的兒童。
另外,一旦獲得製造商提供的資料,衛生部、衛生科學局和疫苗接種專家委員會也將著手研究,專為5歲以下兒童研製的冠病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