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部星期五(3月31日)下午公布「互補專才評估框架」(Complementarity Assessment Framework,簡稱COMPASS)的加分細節。COMPASS一共有四個評估項目,即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申請者的月薪和學歷、企業雇員是否夠多元,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以及僱主是否聘用足夠的本地員工。

從9月1日開始,申請新就業准證者須在以上四個項目中累計至少40分。如果申請者從事的是本地緊缺的職業,或企業有參加「經濟優先戰略」(Strategic Economic Priorities)項目,申請者可獲得加分,幫助他們跨過分數門檻。
緊缺職業清單 每三年檢討一次
緊缺職業清單由人力部和貿工部聯手制定,過程參考了勞資政三方夥伴和行業機構的意見。清單每三年檢討一次,但當局每年也可能根據市場狀況調整清單上的職業。
每個緊缺職業都需要不同的技能和知識,以成功地執行其職責。例如,在醫療保健領域,需要具有醫學知識和技能的人員,例如醫生、護士和技師,在製造業領域,需要有工程知識和技能的人員。
獲得就業准證的人員需要滿足特定的要求,例如具有必要的學歷、專業技能和工作經驗。憑藉這些准證,他們將能夠獲得就業機會,擔任特定職務並為新加坡經濟做出貢獻。

人力部也強調,如果申請者須靠職業加分跨過40分門檻,當局會對申請者進行額外的審查,比如了解對方的資歷。這些人也會同他們申請准證時的職業綁定,如果調往新崗位,准證資格就得重新評估。
人力部發言人也說:「我們有多種方法防止欺詐行為,並將毫不猶豫地嚴厲處罰違例的僱主和工作證件持有者。」
人力部也在網上公布「頂級學府」名單,畢業自這些學府的就業准證申請者,在「學歷」項目下可以獲得最高的20分。這份名單將每年更新。
人力部採納COMPASS,主要是為了讓申請過程更透明、更能預測。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醫生去年宣布這項計劃時曾強調,新積分制度不是讓企業更難請人,目前的許多申請其實都能達標。

總的來說,新加坡的互補專才評估框架在促進企業和社會的多元化,提高員工自我發展和職業發展的機會,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對於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