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泰中心連鎖蔬果店業者 「山姆果坊」在店外夜市也設有檔口。圖:陸佳麗
冠病疫情兩年多來,鄰里商店生意深受影響,不少店家相繼結業,不過卻也引來另一股風潮,水果店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湧現。
單是在金文泰中心,短短四百米範圍內的商鋪、巴剎和商場,就有多達八家水果店,成為地方上的一個奇景,當中還不包括兩個巨型超市的水果門市,也不包括平時打游擊的水果攤。
這景象吸引附近居民陳清業(80歲,畫家)的注意。他在接受《8視界新聞網》採訪時說,這一帶原本有幾家文具店、五金店和金融公司,在疫情期間相繼結業或轉移陣地,取而代之的都是新開的水果店。
他認為,沒了文具店、五金店固然可惜,但水果店多了,消費者有更多選擇,確實也不錯。
記者發現,在經營的八家水果店中,有四家水果店分別屬於兩個連鎖蔬果店業者,其中一家是「山姆果坊」,店長黃文龍(34歲)透露,這是老闆的經營策略。

「綠園蔬菜水果」售賣的芒果種類多達七種。圖:陸佳麗

單是在金文泰中心這條商業街就有三家水果店打對台。圖:陸佳麗
黃文龍說:「之前的一家也是水果店,對方結業後,我們老闆頂過來做,算是一種戰略考量,因為如果我們不接手,別的競爭對手也會頂過來做,現在這樣,起碼顧客不會流失。」
不擔心競爭削價問題
水果店多了幾家,會不會擔心競爭,彼此削價的問題?
另一個連鎖店業者「綠園蔬菜水果」的副店長黃培盛 (35歲)說,不會因為別家賣得便宜就削價,他們會以特色取勝,店裡目前最大的賣點就是芒果種類多達七種,相信是這一帶最多的。
他說,他們都是跟著行情走的,生意個人做。他們目前正在等待榴槤旺季的到來。
黃文龍也說,他們不擔心競爭,但對這裡三不五時出現的「跑地牛」水果攤感到困擾,因為這些打游擊的水果攤,會以更低廉價格吸引顧客。
備戰榴槤季節到來
另一家「曉三果蔬店」一個多月前才在金文泰中心開業。店員杜光偉(28歲)表示,相信這兩個月開業的水果店,都是衝著即將到來的榴槤季節而來的。
「今年的榴槤貨會很多,我們每個都是在等做榴槤生意,老闆也希望榴槤季節的盈利,可以補回之前的虧損,而且今年的榴槤季比較長,從五月份開始到八、九月份。」
黃培盛說,目前店裡人手不足,等到榴槤季到來,會增聘員工專門負責推銷榴槤。
馬林百列中心也出現水果店一條街
除了金文泰中心,在馬林百列的中心,也出現同樣水果店一條街的景象。這裡的兩座店鋪和巴剎,短短百多米的範圍內,就有六家水果店。
這些水果店,有些比鄰共存,有者隔著走道遙遙相對,但都各自做自己的生意,形成很特別的景象。
據了解,同一條街上出現多家水果店,很多都跟疫情有關,一些店無法生存結業,反倒吸引水果商販來搶灘。
20年前就在店前賣水果的「吉安貿易」負責人方小姐 (56歲)受訪說,當中有兩家今年才開業,她認為是疫情關係,大家更注重健康,買水果的人多了,才會掀起這股開水果店的熱潮。

20年前就在店前賣水果的「吉安貿易」。圖:陸佳麗

馬林百列中心也出現水果店一條街的景象。圖:陸佳麗

Durian Express Delivery老闆之一的李重麟說,這裡競爭很強。圖:陸佳麗
就連原本專做網絡生意的Durian Express Delivery,也在同一條街上開實體店。老闆之一的李重麟 (34歲)說,這裡競爭很強,店內特設了一個真空包裝機器,準備等榴槤季到來時,派上用場,為榴槤保鮮,吸引顧客。

冠病疫情暴發兩年多來,好些鄰里店家結業,不過水果店卻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單在金文泰市中心,短短400米範圍內,就有至少八間水果店,當中不包括兩家超市的水果門市。 附近居民陳清業說,這一帶原本有幾家文具店、五金店和金融公司,但在疫情期間相繼倒閉,多家水果店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