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每逢中元節,在路旁和組屋樓下,到處可見善男信女在焚燒金銀紙,也有人準備烤乳豬、炸魚、燒雞、燒鴨、燒肉等拜祭「好兄弟」。
前天(8月20日),網友Olive分享了異鄉人在新加坡過中元節的經歷。原文如下:
今天本是居家辦公的日子,因為倉庫拜七月所以中午回了一趟公司。 疫情的影響下,公司的人不能全部回來, 我們也決定拜一次就好,省去自助餐的步驟,改去打包食物回來分給大家。


今年的規模真的是小很多,我既沒參與規劃,也沒有去買食物,更沒有幫忙包「禮包」,最最過分的是, 吃午餐的時候才想起來漏掉通知一位每年都來的合作夥伴。


一切準備就緒,我們開始點蠟燭和香。裊裊青煙飛上天的時候,四位真字也出現了。我們嘗試各種相機,換了幾個人都拍不清楚這四個數字。莫非真的是不想我們分享給太多人?自己悄悄發財就好
外面還在下著楊柳細雨,女孩子們都慶幸沒有太陽,不怕曬黑。男孩子們就開始發愁,希望雨不要越來越大,淋濕了要忌奠的香紙。


雨還在不緊不慢,淋在手臂上好像是汗水。
大家都自覺戴好口罩保持距離,沒有人高聲說笑。
從去年疫情爆發以來,兩個辦公室文員離職,兩個印度同事回國發展,一個孟加拉同事去了其他公司。雖然也有新人加入,但少了離開的同事,這個大家庭也還是缺了一點東西。 好不容易等「他們」吃飽了香, 輪到我們吃午餐了。

普通的印度飯也被細心的同事分成了羊肉和雞肉兩種選擇。我選了雞肉,太大份了,兩個人都有可能吃不完。

這是我師父,次次罵我翅膀硬了不再聽他的話,卻也是最疼我們和工人的。每年的燒雞燒鴨和燒肉都是他負責預定,買好和切好裝盤。
自私如我,只顧填飽自己的五臟廟, 很多好吃的也忘記了拍照。 飯後拿回家一坨重重的禮包,人生在世,不過柴米油鹽醬醋茶,所以公司把這些分給大家,也是希望人人都能過上幸福的好日子。
希望來年疫情消失,想回家的回家,想旅行的旅行,生活工作都步入正軌。
(圖文來自新加坡眼APP網友 Ol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