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讀了10年沒有女生的學校,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最近2024年小一報名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許多媽媽們都會來問我們:
為什麼新加坡有這麼多單性別學校?
是單性別學校好,還是混校好?
如果選擇單性別學校,會不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影響?
其實不光是新加坡,許多歐美國家一直以來也都有男女分校的傳統。
最初英國建立男女分校是由於宗教背景的原因,後來漸漸在全世界普及,各個國家也發現了男女分校的好處。
1
男生女生智商發育速度不同,擅長的科目也不一樣,分成男校女校,更方便老師因材施教。
2
學生階段的男女生容易互相吸引,情緒和心理變化也會影響他們對學習的專注力,男女分校意味著干擾較少,學生可以更好地專注在學習上。

3
細數新加坡的中學名校,男校/女校就占了好幾個位子,成績明顯好過男女混校。

最近一位在本地自媒體The Smart Local實習的男生Raiz Redwan,和大家分享了他在男校度過的10年生活,或許能讓大家更加直觀地了解,在單性別學校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作者:Raiz Redwan
來源:The Smart Local
我們的學生時代是寶貴的,那是一段可以建立了長期友誼的時期,成人的煩惱還很遙遠。我們唯一必須完成的挑戰就是學習這項艱巨的任務,對我來說,還有男校。
是的,我的大部分成長歲月都沒有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都是普通男孩會經歷的那些日子,在浴室里打架、在食堂里討論女孩等等。
以下是我在男校度過10年的經歷,以及之後立即進入男女混合環境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異性到底是什麼
事情要從小一報名開始說起,當時父母希望我能進入他們眼中的好學校。這必須滿足幾個標準,但最主要的是,它必須是一所男子學校。顯然,6歲的我對此沒有任何意見,因為我連學校的概念都還很模糊。

圖源:The Smart Local
在那個年紀,我甚至無法完全理解性別的概念,在幼兒園與女孩的互動並沒有真正產生影響。我沒有認真思考過這些問題,直到P5的一門課程震撼了我的世界——性教育。
不僅僅是我,還有我的同學們,對男女生物學上的差異及原因感到震驚。每當老師談論異性時,課堂上總是充滿了咯咯的笑聲,尤其是當涉及到某些身體部位時。即使是那些有姐妹的人也明顯感到困惑,可能他們也從來沒有在家討論過這種話題。
這確實是我開始將女性視為完全不同的物種的開始。
與未知事物的接觸
進入中學時期,父母為我挑選了另一所男子學校,維多利亞學校。我並沒有那麼煩惱,但這一次我痛苦地意識到,在接下來的4年里我將無法與異性進行互動。

圖源:The Smart Local
不過,並非所有希望都破滅了。對於大多數男孩來說,一線希望是在你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的,那就是補習班。
和許多中學生一樣,我上的是一對一的補習班。父母擔心我在大班課上可能會分心,所以想儘可能避免這種情況。
我從朋友那裡聽說了他們在補習班度過美好時光的故事,他們除了學習之外什麼都做。大家都在討論誰是班上最潮的女孩,有的人甚至未經同意就偷拍她們的照片。
回想起來,這是相當令人毛骨悚然的行為,但當時他們只是十幾歲的孩子,還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不過,我確實有點害怕聽他們講話。
建立關係的失敗嘗試
到中學二年級結束時,一對一的補習班還不足以挽救我糟糕的成績。作為補充,我進入了補習中心,我的父母認為我的年齡已經足夠大了,可以做出正確的決定並專注於學習。
那是我14年來,第一次迷戀上了一個女孩。由於缺乏經驗,我犯了每一個典型的錯誤——把善意當成愛意、簡訊狂轟濫炸、給這位只把我當作朋友的女孩送禮物。
當情人節到來時,我鼓起勇氣用零用錢買了一盒巧克力,向我暗戀的女孩表白了。不幸的是,在低聲說出「我喜歡你」之後,我的感情卻沒有得到回應。

網絡示意圖
失戀就是這樣吧?我因為第一次遭到拒絕而心碎,但依然必須和她一起上課。但年輕時總是不服輸的,第二年和第三年的情人節,我又表白了,答案仍然是拒絕。我連續三年約這個女孩出去,卻沒有得到她明確的表示。
在第三次表白失敗後,我決定放棄,因為無論如何,我們最終都會去到不同的學校。我成功地進入了JC,這一次是我自己的選擇。然後我突然意識到,新加坡沒有單性別的JC。我感到既恐懼又興奮,因為這不僅僅是補習班,這是真正的社會。
奇妙的適應期
看來上天決定報答我這十幾年沒有女性陪伴的日子,我的JC班上有20個女生和5個男生,這種性別比例在藝術或混合類課程里很常見。當我意識到這件事時,我欣喜若狂,立即和跟我同校的中學朋友分享這個消息。

圖源:The Smart Local
毫無意外,我們5個男生成了最好的朋友。我很慶幸,至少在進入一個未知領域時有「戰友」陪著我。然而,與這麼多女孩一起上課的全新體驗一開始並不是我所期望的。
首先,性別之間存在很大的鴻溝,除了與課題相關的討論之外,我們之間幾乎沒有任何互動。有幾個女孩是社牛,能與每個人交朋友,無論男女,但大多數女孩都會自動與我們5個人保持距離。
這可能是因為,儘管其他男生來自混校,但在與女孩們互動時,他們似乎和我一樣尷尬。所以在前幾次班級郊遊中,為了拉近距離,我們互相透露了暗戀的人。
這發生在學校的迎新期間,我們彼此幾乎不認識。結果在那之後,氣氛變得更加尷尬了,並且似乎更難與女孩們交朋友了。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不得不按指定的小組進行課題研究。雖然一開始和不太熟悉的女孩一起工作很彆扭,但我還是能夠保持專業。我想我就是從這時了解到,女孩其實並沒有那麼不同,怎麼和男生說話就怎麼和她們說話,並向她們展示你的尊重。

圖源:The Smart Local
話雖如此,我確實需要根據說話對象進行一些轉換,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談論某些話題,比如大米品種純度的測試。
必須注意的另一件事是身體接觸,擁抱男孩們並拍拍他們的後背在男校是可以接受的。但顯然,你不能對女孩這樣做。
我也意識到男孩和女孩之間的純友誼是存在的。小組項目確實有助於打破僵局,我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更加具有同理心,更加理解她們的感受。
大學時期擁有更多女生朋友
在部隊服役兩年後,我進入了大學。命運似乎真的在試圖為我找到平衡,因為在前6個月里,我是我們班唯一的男生。
但事情比我剛踏入JC時順利很多。雖然一部分原因是我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更成熟了,但我也比以前更願意和女生做朋友了。總結了之前的經驗和教訓,我變得更加自信了,我知道要避免的話題,以及如何更好地劃清友情和愛情之間的界限。

圖源:The Smart Local
能和一群女孩做朋友是我以前絕對想像不出來的,但我很感激。她們非常直言不諱地表達對我的認可,超級支持我,並且表現出比男生更強的同理心。並不是說男生不會,只是我的女生朋友會比較主動,而我的男生朋友比較被動。
聽她們跟我講與男生相處的糟糕經歷,也教會了我如何更好地對待女性,以及無意中犯下的錯誤。我很幸運這些年來結識了很好的女生朋友。
如今作為TheSmartLocal的實習生,我也再次成為我部門中唯一的男生。我很慶幸自己已經掌握了在這種環境中工作和交朋友的技能,雖然這花了一段時間。
我的感受
回想從前,我不會後悔在男校期間獲得的樂趣。雖然我確實錯過了一些經歷,例如年少的浪漫或和異性交往能力,但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對有相似經歷的人,我想說享受當下,不要太擔心。最終你會發現,女孩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陌生,她們的內心就像你我一樣。儘管大膽地去走進她們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