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月25日),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發布了《2040年公共運輸總藍圖》,將未來20年新加坡交通上的變化一一剖析。

《交通總藍圖》看起來是新加坡2019年發展總藍圖的增補。

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計劃中的發展藍圖也需要交通的配合才能完成。其他領域發展的同時,交通也不能成為掣肘。
亮點1:增設新地鐵線路、地鐵站
為了達成「20分鐘市鎮,45分鐘城市」的願景,陸路交通管理局表示說,要加大力度建設現有的交通網。

新加坡現有/計劃中的地鐵線路圖
萬眾期待的湯申-東海岸線,將會在今年底開始分批啟用。未來,這條地鐵線將會延長到興建中的樟宜機場T5,進一步連通機場和市區。

樟宜機場T5和現有的四個航站樓對比,總面積幾乎一樣,是個「霸級」航站樓,圖源:Mothership.sg
為了滿足北部人口的通勤需求,政府將考慮修一條新地鐵線,從新加坡北部和東北部銜接到未來重點發展的南部瀕水地區,途經兀蘭、三巴旺、盛港、實龍崗北、黃埔、加冷等地,將整個東西南北都打通。

圖源:陸交局
除了新修的地鐵線外,陸交局也會對已有的線路進行增補改造。地鐵紅線,會增設紅磚站(Brickland)和雙溪加株站(Sungei Kadut)。
雙溪加株站,位於紅線的克蘭芝站和油池站中間,區域內工廠林立,很多人在此地工作。新的地鐵站,將為這群人提供便利。

圖源:Transient Workers Count Too
未來,藍線現有的終點站武吉班讓站將延長至雙溪加株。雙溪加株站將成為新的轉換站,方便通勤。
另外一個新設的地鐵站紅磚站在武吉甘柏站和蔡厝港站中間,靠近新加坡政府最近大力建設的登加新鎮。

圖源:Goody Feed
登加新鎮的組屋建設正在進行中,即將有不少住戶搬入鎮內。新加坡建屋發展局前幾天公布5月的BTO中,登加新鎮的新組屋占了最大比重。

未來的登加新鎮,森林和住家並存,圖源:Runsociety
這兩個新增的地鐵站,預計將在2030年完成。
亮點2:開設優先暢行廊道,專為巴士專用區
除了地鐵,巴士的升級也是陸交局工作重點。
在政府的計劃中,這些優先暢行廊道,可能會被劃為巴士專用區,私家車不能在內行駛。

和中國的快速公交系統(BRT)類似,優先暢行廊道保證了巴士在高峰期的暢通,圖源:wordpress/Jin's Blog
不僅如此,這些廊道也會增加讓巴士優先行駛的智能交通燈控制系統。
根據探測到的實時行人和車流量,系統對巴士在十字路口等候的時間進行實時修正,避免不必要的延誤。
目前已經在建設中的南北交通廊道,長21.5公里,是新加坡最長的優先暢行廊道。

南北交通廊道集高速公路、快捷巴士道、單車主幹道和人行道於一身,預計2026年竣工
甚至在設計上都採用了上下兩層的方式,把地底空間也利用起來,解放路面上的壓力!

到時候,乘客搭乘巴士的時間估計會縮短個15分鐘呢!(不要覺得不多,15分鐘很多時候就是準時/遲到的邊際線......)
未來,優先暢行廊道的建設會延伸到羅敏申路、羅央,登加市鎮、裕廊湖區和兀蘭北岸區等地,新加坡東部西部北部統統包括!
同時,為了節省空間和方便民眾,更多的綜合交通中心也將建成,將地鐵站、巴士轉換站和購物中心連為一體。

實龍崗巴士轉換站就是樓上是購物中心NEX,樓下則是實龍崗地鐵站,民眾購物出行走一步就能搞定,圖源:新加坡建屋發展局
之後,美世界、勿洛南、後港、裕廊東, 濱海南, 巴西立, 淡濱尼北和登加(沒錯又有我)都會有類似中心落成,居住在這些地方的小夥伴可以盡情期待下了!
亮點3:腳踏車專用通道,活躍通道更省時
對有些人來說,通勤的地點離家也不遠,搭地鐵巴士不僅時間上不划算,交通費也是肉疼。因此,腳踏車成為了他們出行的首選。

新加坡很多地方的道路沒有腳踏車專用道,腳踏車和行人共行相當不安全,圖源:Sportify Cities
新加坡政府也為你們考慮到了!到2040年,新加坡全島的腳踏車道網絡將進一步擴大,像是甘榜武吉士、兀蘭北岸區和登加(還是我),都會在道路兩側都建設腳踏車道,專供騎士使用。
政府預計在2030年達到700公里的網絡長度,現在也延長到了超過1000公里。更多的腳踏車停車位也將建成,以應對未來增加的停車位需求。

雙層的腳踏車停車位,節省空間,圖源:MyNiceHome
亮點4:建設更有包容性的交通系統
硬體上去了,「軟體」也得跟上。
當局計劃將在現有的一條地鐵線上推出優先車廂,讓有需要的人上了地鐵後有位置坐。

現行的地鐵上每行座位都設有兩個老弱病殘「保留座位」,但往往有人不讓座,圖源:Sgtrains.com
陸交局也將和其他政府部門聯繫,在人行天橋下建造更多電梯,目前計劃在2022年建造29個電梯,其中政府診療所和醫院附近的人行天橋是改造重點。

看起來不高的人行天橋對於病人來說可能是「天塹」,圖源:blogspot/sgpedestrianbrdige
2040年,新加坡所有的巴士上會安裝上巴士信息顯示牌,提醒乘客到站後附近的交通設施信息。(日思夜想的使用功能有沒有!)
地鐵、巴士站和住家之間也會增蓋150公里長的有蓋走道,晴雨天出行都更方便了!
亮點5:推行更加清潔安全的出行
新加坡政府提倡公共運輸和低碳生活,大力推行步行、騎單車和使用公共運輸作為首選出行方式,減少私家車使用。
為此,所有的巴士,德士,都將在2040年換成更清潔的能源車。連私召車也不能「倖免」。

使用混合動力的巴士和德士,尾氣對人體危害較小,圖源:instarix.com(左)、SMRT官網(右)
像是更多的紅綠燈、更多的限速手段,也將一步步落實,保證行人出行的安全。
總藍圖一經公布後,不少人對此發表了看法,不僅很多人對此點贊。


但有些人還是提出了不少建議,覺得藍圖還有可改進的空間。


小夥伴們,你們怎麼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