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是要嚴格的法律來約束呢?還是說需要高尚的道德來要求?這個問題時常困擾著我們,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僅是今天才有,2000多年前的中國人就遇到了。
先秦時期,諸子百家學說百花齊放,其中有這麼一派稱為法家的學派,以商鞅和韓非子為代表人物,他們提倡以法治為核心思想,以富國強兵為己任,強調「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 把法律視為一種有利於社會統治的強制性工具。法家最高光的人物是戰國時期的商鞅和吳起,而法家理論的大成者則是韓非子。

商鞅以他的理論把窮鄉僻野的秦國變成強秦,並在秦始皇時統一六國,而吳起輔佐楚悼王富國強兵,打敗了當時最強大的魏國。但是,這兩個人的命都不好,在秦國,商鞅在秦孝公去世後,被繼任的秦惠王殺死,而吳起在楚悼王去世後,被仇恨他的貴族殺死。
但二者不同的是,秦惠王雖然殺死商鞅,但商鞅的變法成果被秦國繼承下去,最後完成統一大業,而楚國繼任者,則廢除了吳起的所有變法政策,楚國最後亡於秦。
秦以後漢朝建國,經過了幾十年的思想碰撞後,在漢武帝時期,確定了「廢黜百家,獨尊儒術」治國方略,自此孔子被尊為聖人,儒家思想獨霸中國兩千年。
儒家思想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力圖重建禮樂秩序。到了宋明之間,在孔孟的思想基礎上,進一步出現了所謂的「程朱理學」,把孔子強調的「倫」 「禮」,上升「天理」,一切皆不可違「天理」,所謂「存天理,滅人慾」就是這理論的核心,這個理學思想被後來的皇朝統治者所採納,我們看到的是中國人的思想被嚴重束縛,文人被「八股文」所捆綁,直到今天,無數中國女人的「三寸金蓮」和一座座貞節牌坊,就是「滅人慾」很好的註腳。

三寸金蓮和貞節牌坊
時至今日,世界走到了二十世紀的科學世界,中國也已經進行現代化發展幾十年了,可有很多人的思想還停留在「三寸金蓮」和「貞節牌坊」階段。我們知道,清末民初有很多文學作品,諷刺那些滿嘴道德內心齷齪的人,這種人今天還是有很多,我們今天稱之為「道德婊」「道德帝」,這一類人張嘴道德,閉嘴高尚,仿佛他們就是「道德完人」,我們常常在一些小事前,看到這些人,比如面對公交車上被強行要求讓座時,這些人呼籲要講「尊老」的道德,在你被熊孩子騷擾侵害時,這些人高喊要「愛幼」,面對攙扶跌倒老人被訛詐時,這些出來呼籲大家勇於承擔,繼續做好事,如此等等,可如果這些事他們自己親身遇到時,他們往往完全變臉了。

那麼我們社會的進步到底要依靠什麼呢?在這裡我們看看新加坡是怎麼做的。新加坡華人占到近70%,可以說是一個華人社會,許多中國傳統的東西,都被保留了下來,但是,新加坡又是一個嚴重西華的社會,英語作為第一官方語言,學校授課全英語,以至於現在很多年輕人漢語都不會說了。
初到新加坡的中國人,會驚嘆於新加坡街道非常乾淨,沒人隨地吐痰,亂扔菸頭,馬路秩序井然,沒有行人亂穿馬路,很多中國人會感嘆,「看看人家新加坡就是講文明講道德」。其實,如果你深入了解一下,你會覺得有點矛盾了,這麼文明的新加坡,為什麼還有抽人鞭子的刑罰,這不是太封建落後了嗎?

之所以有這些感嘆和疑問,是因為我們還是站在「道德文章」角度看待新加坡。其實,在我們看來的「道德楷模」新加坡是最不講道德的!他們講的是法制!在新加坡之所以沒人隨地吐痰,是因為你承受不起這一口痰的代價,一口痰可能要面臨500新元,將近2500元人民幣的處罰,可能還會被判社會勞動。我們認為是不道德的賭博,在新加坡有合法的賭場。
新加坡法律非常細緻完備,很多我們認為應該是道德約束的東西,都有法律管控,比如亂扔垃圾,行人闖紅燈,甚至用完公廁不沖水,也會被處罰,在這樣的嚴刑峻法之下,新加坡人個個變得規規矩矩,在我們看來,每個人都是道德模範。
當一個社會,人人都講法律的時候,那麼這個社會必定是一個道德規範的社會,可如果一個社會人人都講道德時候,這個社會一定是一個男盜女娼,偽君子橫行的墮落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