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厝港集選區議員黃文鴻。(圖:陳良同)

蔡厝港集選區議員黃文鴻說,他要像指揮家,也要像談判專家,才能為居民謀最大福利!
「好的議員就像一個好的指揮家、一個好的談判專家」,蔡厝港集選區議員黃文鴻為選區爭取各項「新加坡第一」。
48歲的黃文鴻出身貧寒,小時候住在租賃組屋,為了早點開始賺錢而選擇就讀理工學院,之後再半工半讀考獲大學學位,憑自身努力翻轉人生,成為銀行高管。

黃文鴻常走訪碧林區,與居民互動,了解民生課題。(圖:蔡佑霞)
他在2020年代表人民行動黨參選踏入政壇之前,就在基層服務長達16年,成為議員後也發揮他出身草根不屈不撓的精神,為他負責的碧林區(Brickland),爭取到好幾項「新加坡第一」。
碧林區煥發新活力
黃文鴻接受《8視界新聞網》和CAPITAL 958城市頻道訪問時提到,碧林區所有90座組屋都已重新粉刷,濕巴剎等基礎設施也獲得翻新,他也在將碧林區打造成溫馨家園的這個目標上,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在過去四年里,在住著許多年長居民和年輕家庭的碧林區,引進了飛躍活動中心和幾間幼兒中心等設施。
而在他的四年的成績單上,也有幾個「新加坡第一」,包括我國唯一的小輪車(BMX)越野腳踏車賽道和訓練道,設施預計明年前完工。
黃文鴻說:「這個是非官方(項目),因為是居民提出建議,所以我們的人脈要不遺餘力的去跟不同政府部門提出要求,才會有現在或者是接下來的一些提升的項目。」


綜合體育設施和小輪車(BMX)越野腳踏車賽道和訓練道在去年動土。(圖:受訪者提供)

在碧林區的小輪車(BMX)越野腳踏車賽道和訓練道,設施預計明年前完工。 (圖:蔡佑霞)

【「議」路走來】黃文鴻:用不同語言與居民溝通拉近距離 (06/12/2024)
測試蔡厝港集選區議員黃文鴻的語言能力!他是不是語言天才?
得要八面玲瓏地跟各方磋商整合資源
黃文鴻提到,居民的訴求這幾年一直在改變。他說:「我剛剛從政的時候,還是疫情的高峰期,所以那時候居民所面對的挑戰,是就業(問題)。」
後來,生活費上漲逐漸給居民帶來壓力,所以他在過去四年,也開始集結社會中善長仁翁的資源,為居民推出援助計劃。「比如,我們和『好人好事』組織合作,每幾個月就會以很廉價的價格,提供一些日常生活品,讓居民用10元來換取50元的日用品。」
他有感而發地說:「一個好的議員,就好像一個好的指揮家、一個好的談判專家。他得很八面玲瓏地跟不同的政府機構、社區夥伴一起來磋商、一起整合資源,然後提升我們居民的基礎設施,以及推出一些對居民有幫助的項目。」
學新語言 與居民更直接溝通
除了華語、英語、廣東話和福建話,黃文鴻也在從政之後,開始學馬來語,如今已經可以用馬來語與居民交流,甚至能以馬來語發表演講。
語言是溝通的鑰匙,他說:「對我來說,做一個好的議員就是要跟民眾打成一片,當民眾對你有信任、信心的時候,他們就會開誠布公地把他們的訴求、建議還有反饋告訴你。」

除了華語、英語、廣東話和福建話,黃文鴻也在從政之後,開始學馬來語,如今已經可以用馬來語與居民交流,甚至能以馬來語發表演講。(圖:受訪者提供)

【「議」路走來】黃文鴻: 每天只吃兩餐 讓兒子為居民服務 (06/12/2024)
蔡厝港集選區議員黃文鴻忙得每天只吃兩餐,還把兒子帶入選區為居民服務。
他也說,如今常與居民交流,是原本性格內向的他「從沒想過的人生」。而在為民服務的同時,他也從居民身上學到許多。
他最近就遇到一個難忘的個案。「一位居民告訴我說,她的丈夫有點智障,在一間快餐店(打工)。當時我聽了,我很敬佩她,(我)告訴她說:『我以你為榮』。」
他接著說,很多時候,妻子可能因此離開丈夫,不過她遵守她的婚姻承諾,陪他走到老。他後來就幫她寫信給丈夫的僱主,詢問可否讓他從臨時兼職改為全職。
「從居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我希望我學會成為一個更好的父親、更好的配偶、更好的員工、更好的追隨者,也希望會是一個更好的領導。」
每天只吃兩餐 只為更省時省力
除了擔任議員,黃文鴻也是一名銀行高管,從政後需要更有效率地安排時間,甚至為了省時間,一天只吃兩餐,把午餐時間拿來回復電郵,或者是去不同的部門跟部長開會。
雖然每天行程滿滿,但黃文鴻仍抓緊時間當個好爸爸,每天都會載18歲和16歲的兒子去上學。
「雖然他們已經很大了,不過我還是很樂意載他們去,因為在那個路程,我們可以溝通,不然我晚上回到家,他們可能都已經要睡覺了。」
選區里若有適合的活動,他也會帶兒子一起參加。「比如上個學校假期,我的兩個兒子就幫小學生舉辦活動。讓兒子一起參與,(也可以)讓他們知道我這個父親每個周末都在忙什麼。」
盼為特需人士謀福利 繼續為中小型企業發聲
黃文鴻說,自己從政的初衷就是希望從方方面面為居民打造美好家園,如今初心不變,未來也希望能做得更多。

黃文鴻說,自己從政的初衷就是希望從方方面面為居民打造美好家園,如今初心不變,未來也希望能做得更多。(圖:蔡佑霞)
他說:「比如說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計劃),以及為特需居民,我們也會陸陸續續推出新項目,並照顧他們的看護者。」
而在全國政策方面,他希望在國會上繼續為中小型企業發聲謀福利,提升他們的經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