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意圖。(圖:iStock)
本地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近來有水果批發商接到假冒學校老師的騙徒,以校內舉辦慈善活動為由訂購水果禮籃且要求加急處理,批發商起初不疑有他,在聯絡不上騙徒後致電校方才發現差點落入圈套。
水果批發商藍小姐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說,她在上個月底下午接到自稱來自華中初級學院「張老師」的電話指,學校將在隔天辦一場為老人舉行的慈善活動,要訂購50個每份價值50元的水果禮籃,還指定禮籃內需要搭配龍珠果。
「我當時親自接聽公司電話,對方要求隔天早上8點就需要拿到貨。我當天很忙,一直到晚上8點多,對方指定的龍珠果碰巧沒有貨。」
主動聯繫學校查詢才發現被騙
她說,心想學校老師應該很早上班,她在清晨6點多就聯絡對方,但卻一直聯絡不上。
這時,她便上網搜索學校的電話號碼,一聯絡才發現,原來詐騙分子已經不是第一次利用學校的名義訂購水果禮籃。
「校方說,對方會在早上9點打回給你說自己剛上班。果然,我在9點多就接到對方的電話。」
她說,自從那時候,她一直不斷接到聽起來像同一個男子、但使用不同WhatsApp號碼打來的電話,最後一次是在本周一。
「我每個星期都接到有十通來電,累計下來至今已經有50通。最後一次接對方電話的時候,對方聽到我的聲音還很開心,我告訴對方已經知道是詐騙、會把對話過程錄製下來報警後,對方直接掛斷電話,之後也沒有再打來。」
行騙手法:要求受害者向假冒供應商訂購缺貨的水果
幸好藍小姐機警未受騙!不然,她就有可能掉入騙徒的圈套。
她指出,根據學校的說法,詐騙分子會故意指定禮籃內需要的一種水果,這種水果若缺貨,這時騙子就會提供一個所謂的供應商,並要求受害者跟假冒的供應商訂貨,從而騙取財務。
此外,她也想起,詐騙分子一開始還要求將訂購禮籃的款項轉入她的個人戶頭,所幸她當時堅持要對方把款項轉入公司戶頭。
「對方也指定只跟老闆通電話。」
差點落入騙局 一整天想作嘔
她說,知道自己差一點上當後,回想起與騙徒的通話過程,一整天都想作嘔。
「對方的聲音聽起來很斯文,口音像中國人,過程中說華語、但會聽英語。我不明白這麼斯文的人為什麼要詐騙。」
她之後也使用防詐騙手機應用程式ScamShield查找詐騙分子使用的號碼,結果顯示這些號碼是詐騙電話。
她說,作為生意人,公司電話在網絡上公開是難免的,雖說這次沒有面對財務上的虧損,但希望自己的經歷能成為其他人的警惕,在接到類似電話時,必須再三確認避免墜入詐騙分子的圈套。
《8視界新聞網》也聯繫華中初級學院了解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