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網戀奔現這四個字,或許大家都會有不太好的聯想。
最近,一位新加坡女孩在台灣旅遊時決定和網戀很久的男友見面,但是當女孩不配合對方的要求時,男友發來血腥視頻並威脅她。幸運的是,一名便利店員工敏銳地察覺到女孩的異常神色,及時介入,幫助她化解了危險。
這位29歲的女子(化名小A)與台灣一名通過社交軟體認識的男性發展成了網戀關係。
事發於10月31日晚上9點左右,男方約小A在當地的一家便利店見面,聲稱要充當她的導遊。然而,男方卻以各種藉口表示不能赴約,並要求小A購買3萬元新台幣(約1260新幣)的遊戲點數。此外,男方發送了一段血腥視頻,威脅稱如果小A不配合,將遭受相似的對待。
小A為了自己的安全,在便利店購買了點卡。幸運的是,敏銳的店員察覺到了小A的緊張和恐懼,立即採取行動並報警。
警方趕到後才了解到,小A是來台灣度假的,並是在網上認識了這名男子。

小A當時感到非常害怕。當警方告訴她要拉黑這名男子,因為他很可能是個詐騙犯時,小A更是驚慌地表示,自己曾經向對方發送過身份證等個人信息,擔心對方可能追蹤到她。
警方向小A解釋,對方是個詐騙犯,而且可能並不在台南,甚至可能不在台灣。
小A表示,她原本以為自己遇到了真愛,沒想到對方竟然是個騙子,這讓她有些難以接受。這次的經歷讓她對網絡交友產生了更多的擔憂和警惕。
諸如此類的情感騙局不在少數,也希望給戀愛腦的各位提個醒,不要腦子一熱就衝動行事。
新加坡一女子陷網戀騙局
輕信「內幕消息」賺匯率差價 被騙20萬
新加坡一名女子被她的網戀男友所鼓動,聲稱有「內幕消息」可以通過後台操作賺取匯率差價。受其影響,她在一個交易網站上充值了20多萬元。然而,當她試圖提取資金時,卻發現該網站無法登入。更令她震驚的是,她的網戀男友也突然失聯,讓她認識到自己已經陷入了一場網絡愛情騙局,而對方是一個虛假的「殺豬盤」。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領事在也在微信公眾號中分享了這起事件,並提醒公眾要注意預防電信詐騙。
在新加坡工作的李女士因發布了房屋出租廣告而遭遇了一場意料之外的網絡愛情騙局。王先生,自稱從事外匯生意的單身男子,通過某網絡平台租房時,逐漸發展出對李女士的浪漫情感。
以送花、飾品等小禮物為開始,王先生迅速贏得了李女士的好感。在交往幾個星期後,王先生聲稱有內幕消息,可以通過後台操作獲利,並提出要教導李女士以獲取高額收入。他提供了一個交易網站,並分享了自己的帳號和密碼,親自指導李女士進行操作。

然而,當李女士試圖提現時,卻發現該交易網站已無法登錄。更令她感到震驚的是,王先生突然失聯,不再回應她的任何消息。李女士痛苦地意識到自己可能陷入了一場網絡愛情騙局,而所謂的王先生只是一個虛構的身份,用來實施欺詐。
隨後,李女士按照王先生的指導在該交易網站上開通了帳戶,並進行了20餘萬元的充值。然而,當她試圖提現時,發現無法登錄到該網站,與此同時,王先生也突然失去了聯繫。這讓李女士陷入深深的困擾和無助之中,對方的失聯徹底揭示了這場網絡愛情騙局的真相。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領事也分析了這種「殺豬盤」愛情騙局的作案手法。

一、虛構人設,願者上鉤。騙子往往給自己貼上「富二代」「高凈值人群」「高顏值」等標籤,通過婚戀交友應用等網絡社交平台「廣撒網」尋找目標。
二、放長線釣大魚,埋設「溫柔陷阱」。騙子通過無微不至的關心,用言語打動受害者,通過遠程贈送禮物等方式博得受害者歡心,騙取信任。
三、推薦投資平台,引誘充值。騙子會推薦指定理財平台、博彩網站、虛擬貨幣應用程式等,聲稱自己有專業團隊、掌握內幕消息、平台有系統漏洞等,只要投資充值就能一本萬利。
四、圖窮匕見,立即「拉黑」。當受害者投資充值後,發現平台無法提現或出現虧本,再去找對方討要說法的時候,發現自己已被「拉黑」。
「網絡愛情騙局的手法層出不窮,防不勝防。在建立關係初期,要保持警覺,不輕信對方的身份、資歷和投資建議。切勿隨意泄露個人敏感信息,包括銀行帳號、密碼等。對方提出的任何需要支付的費用,都應該引起警覺。」

「如果對方要求進行金錢交易,尤其是通過不明渠道的投資機會,務必保持冷靜,三思而行。如有懷疑,及時向相關部門報案,尋求幫助。此外,建議在涉及金錢方面的交往中,尋求朋友或親人的意見,共同商討。」
「最後,如果發現自己可能成為網絡愛情騙局的受害者,應及時報警並聯繫所在國駐華使領館,爭取及時有效的協助。網絡空間雖然便利,但也需要警覺和謹慎,保護好自己的利益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