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60 清紫玉光曹素功仿古法制御墨 9.8x2.3cm 此墨扁圓柱形,通體鎏金,正面填藍紅兩色,繪出趕珠龍紋,背面填藍紫玉光,落款曹素功仿古法制,曹素功墨業持續三百年,創始人曹素功(1615—1689年),原名聖臣,安徽歙縣人,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之一。以墨質和工藝造型日漸精良,名聲亦漸遠揚,其墨業更加興旺。後移店至蘇州、上海等地,常為權貴和名流定版制墨,在社會上層影響很大,被譽為「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此件墨的形質為進貢皇帝之御用,造型規整,一絲不苟,來源:1960年被收藏家從美國購得,由家族收藏至今。



11063 清乾隆含經堂藏雲來宮闕御墨
27x10.4x2.5cm

正面陽雕雲來仙境



乾隆十二年1747基本建成含經堂宮門、正殿、梵香樓、霞翥樓、涵光室、淵映齋、得勝概敞廳、澄波夕照敞廳、明漪瀟照方亭等建築,於此時或稍後竣工。含經堂是清代圓明園長春園中心地帶建築,於乾隆十二年1747基本建成,於1860年「火燒圓明園」被焚毀,目前尚存遺址。此墨是乾隆仿古明萬曆程君房雲來宮闕墨,由內務府造辦處監製。明萬曆程君房雲來宮闕墨,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宮廷御用,為清宮舊藏。款式和形狀與乾隆仿古完全相同,只是大小不同。乾隆皇帝喜歡仿古這件是乾隆時期的精品之作。此墨松煙制,自然龜裂色黝漆黑,造型規整厚大,紋飾浮雕狀刀法爽利,層次分明。正面雕雲來宮仙境傳說,在樹林的掩映中樓閣錯落,山高水清。背面刻陽文隸書典故,左側鎦金含經堂藏墨,右側鐫"大清乾隆年制"楷書。參閱:故宮博物院《文房四寶.筆墨-文物珍品大系》、 《步園墨萃》 來源:1960年被收藏家從美國購得,由家族收藏至今。

11061 清乾隆雲漢為章御墨 8.8x1.5cm

通體鎏金長方柱形 一面填綠雲漢為章 填藍大清乾隆年制


另一面填綠識御用 填藍淵鑒齋摹古寶墨

淵鑒齋是康雍乾三代皇帝經常臨幸並揮毫書寫的場所。在清宮所藏康熙御筆作品中,經常能見到鈐有「淵鑒齋」璽的作品,並以內廷書齋命名的墨品,成為內廷御墨的重要特點之一,有許多墨是以「淵鑒齋」命名的墨品,如淵鑒齋墨、淵鑒齋法墨、淵鑒齋摹古寶墨、淵鑒齋評選古文藏墨、淵鑒齋清賞墨等;據高士奇《蓬山密記》記載, 參考《天津博物館文房藏品(二)墨》、《蘇州博物館文房藏品(二)墨》。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台北故宮博物院

11057 清乾隆南畇鑑定瓜型御墨 H:13.5cm



墨作小瓠瓜,通體漆黑,一面書「南畇鑑定」,陰識填藍;一面題「乾隆壬子年」,陰識填金;形制奇巧,色澤瑰麗。南畇為吳甸華的字,吳甸華,歙縣人,進士,此墨由吳甸華監製並進貢乾隆皇帝,乾隆壬子年為乾隆皇帝五十七年,公園1792年製作。

乾隆御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御墨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