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成立75周年紀念日。
每年的10月16日,全球150個國家都會共同展開慶祝活動,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媒體和公眾共同致力於改善全球飢餓問題和提高公眾對糧食的認識。
今年由於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在各國紛紛採取措施遏制疫情傳播的同時,糧食問題也尤為凸顯。

(圖源: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官網)
今年2月,在新加坡疫情應對級別調高至橙色後,新加坡已連續發生了幾波搶購潮。超市裡的泡麵、罐頭、大米等食物被一掃而空。

雖然總理李顯龍以及貿工部長陳振聲在臉書上再三表示,新加坡的日常必需品和食品的供應不受影響,但搶購潮也依然不能平息。

(圖源:陳振聲臉書)
民眾的擔心並不是沒來由的。土地面積僅700多平方公里的新加坡,只有1%用於農業生產,總糧食自給率不到10%,90%靠進口。這是個什麼概念呢?中國穀物自給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18年日本糧食自給率為37%,2017年韓國的糧食自給率為48.9%。由此可見,新加坡的糧食自給率十分的低。
在疫情來勢洶洶的2020年,各國加強邊境管制,限制流通,這對於依賴進口的新加坡而言無疑成為民眾所面對的最直觀的問題。
或許許多人並不知道,新加坡在2018以及2019年,憑藉85.9以及87.4的高分,蟬聯糧食安全世界第一的寶座。
新加坡是如何做到的呢?

根據多個權威機構的官方數據,英國《經濟學人智庫》對食物在各個國家的可負擔性、可得性和質量與安全進行綜合評估,三個核心標準的結果就是各個國家的糧食安全指數。

新加坡在糧食的可負擔性以及可得性都表現優異,排名世界第二。原因在於,新加坡的人均GDP,即使是以購買力評價計算,也是世界領先的。因此,從數據上來看,新加坡絕大多數人都可以負擔得起基本糧食。
新加坡恩格爾係數為8.7%,是全球較小的。這意味著,新加坡家庭收入高,因此家庭收入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相對較小,也印證了新加坡居民在糧食的可負擔性表現較好。
除此之外,新加坡政府的清廉以及低關稅制也是保障食物可得性的重要原因。

圖源:維基百科人均GDP排行(PPP)
在疫情的衝擊下,糧食安全問題被提上風口浪尖。為了加強糧食供給安全,新加坡政府開始致力於發展更多樣化的食品來源渠道。
首先,新加坡從17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口食品,通過多元化的進口渠道確保糧食安全。在冠病蔓延之初,新加坡就已經積極與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進行溝通,確保糧食供應不會中斷。到目前為止,即使在各國出入境管制越加嚴格的前提下,新加坡成功避免了因供應鏈受嚴重干擾而造成的糧食短缺情況。

(圖源:新加坡農獸局,新加坡眼中文製圖)
其次,新加坡通過本地種植、海外進口等方式,增強本國食物供應的靈活性。
今年4月,新加坡食品局投入3000萬新幣,協助就業者加快和提高雞蛋、葉菜和魚的本地產量。
新加坡也將建設更多城市空中農場,將居民不常使用的組屋停車場頂層轉變為耕作空間。
新加坡也不斷支持糧食的探索,研發出產量更高的糧食種子。
新加坡政府希望在2030年,自產糧食能滿足國人30%的營養需求。

傅海燕參觀新加坡多個城市高科技農場 (圖源:傅海燕臉書)
談到糧食問題,除了保證開源也要節流。尤其是對於已開發國家而言,節流反而更加重要。
2019年,新加坡所製造的食物垃圾達到了74萬4千公噸,這相當於每人每天可以吃2碗飯。雖然該數值已經達到了2013以來的新低,但依然觸目。

新加坡環境局在2017年的調查顯示,每戶家庭每個星期大約丟掉2.5公斤食物。本地家庭丟棄的食物垃圾中,超過半數是因為買太多、訂太多和煮太多而被丟掉。
對比另一組數據,在如此高的人均GDP的數據下,新加坡依然有10%的家庭在過去12個月中,至少面臨過一次食物不足的問題。這是新加坡管理大學連氏社會創新中心的研究團隊在去年7月至12月針對1206戶家庭進行的調查結果。
為了讓這些被浪費的食物可以更好的被利用,新加坡從政府到社會各界嘗試了各種方法,例如通過活動等提高民眾對食物浪費的認識,提高食物使用效率。

近年,新加坡商場出現了許多「食物銀行」店面。這是一個可以讓大家把家裡多餘的、未開封,且保質期至少為4周的食物放進去的公共箱子。一些企業也會將生產過程中剩餘的、食物,放入「食物銀行」。
之後,這些食物在通過檢驗後會被分發給私人和公眾救助機構,捐贈給那些有需要的人。
昨日(10月15日),哈莉瑪總統參觀了新加坡食物銀行,了解他們的運作過程。該組織通過全自動的食物發放機,全天分發食物,讓需要幫助的人根據需求領取食物。

(圖源:哈莉瑪臉書)
那作為個人,我們又可以做些什麼呢?
1. 按需採購:理性購物,將所需食物列一份清單,並按清單採購,避免囤積。

(圖源:新加坡環境局官網)
2. 不浪費任何食物:將剩餘食物用於下一頓飯或另一道菜。

圖源:新加坡環境局官網
3. 捐出餘量:將不需要的,多餘的食物捐給有需要的人。
新加坡環境局鼓勵群眾通過以下組織將多餘的食物捐給需要的群體:
新加坡食物銀行(Food Bank Singapore)
善糧社(Food from the Heart)
飛躍家庭教育中心(Fei Yue Community Service)
願之心 (Willing Hearts)
今年世界糧食日的活動主題是「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行動造就未來」。在新加坡的我們絕大部分時候是不需要擔心食物供給問題,為此我們所應該做到的就是珍惜糧食,拒絕浪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