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風靡一時的#10年挑戰和#20年挑戰嗎?今天是2020年的第一天,新年伊始,最適合回顧過去一年、五年、10年、甚至20年,同時展望新的一年。以下是zaobao.sg整理的一些在不知不覺中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用了20年,最大倒數派對地點從烏節路改到濱海灣

(圖/檔案照片)
曾幾何時,新加坡規模最大的倒數活動已從烏節路和新達城移師到了濱海灣。1999年12月31日,40萬人湧向低空煙火映照的烏節路上同聲倒數,迎接新千禧年的到來。當年,新達城的財富之泉向高空射起30米的水柱,也吸引8萬名群眾前去,為20世紀畫下完美句點。邁入2020年,新加坡最大規模的倒數派對早已改到濱海灣舉辦,亮點是超過500架無人機呈現的空中表演以及長達8分鐘的煙花表演,預計出席者會超過50萬人。
用了10年,濱海灣倒數活動參與者從25萬翻倍至50萬

(圖/檔案照片)
2010年8月,首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破天荒在新加坡舉辦。當年元旦,青奧運是眾人焦點,青奧運吉祥物樂奧(Lyo,左)和美莉(Merly)亮相濱海灣新年倒數活動,與大約25萬名群眾一同步入嶄新的一年。轉眼間,每四年舉辦一次的青奧運已舉辦了三屆,第四屆是2年後的達喀爾青奧會。儘管2020年沒有青奧運規模的大型活動,但今年參與濱海灣新年倒數預計將翻倍至50萬人。
用了10年,樟宜機場必去打卡點從控制塔變成了水柱

(圖/檔案照片)
根據一項最新調查,新加坡人最熟悉的三大地標分別是樟宜機場控制塔、魚尾獅塑像以及植物園。不過,隨著星耀樟宜(Jewel Changi Airport)星光閃閃地在2019年開幕,那裡的40米高雨漩渦似乎已蓋過了控制塔的鋒芒。星耀樟宜開業首六個月,國內外訪客高達5000萬人次,每天平均人流量達30萬人次,而星耀樟宜也成為2019年新加坡新聞熱搜榜排名第二的搜索詞。
用了10年,人人都懂什麼是PSI

(圖/檔案照片)
印度尼西亞煙霾自2013年首次「造訪」新加坡後,國人對PSI(空氣污染指數)已習以為常,甚至對24小時PSI、3小時PSI、或1小時PM2.5(懸浮空中的顆粒)等了如指掌。2019年,新加坡人熱搜詞中,榜首是「煙霾」,可見國人對這個課題的關心度從未退熱,對藍天白雲的訴求也越加強烈,而霾害跨境已成為區域甚至全球的問題。有中國地理科目的高考模擬題把「霧鎖南洋」的煙霾季並列於雨季作為考點。
用了5年,組屋底層等公共空間有了新用途

(圖/檔案照片)
2016年,任天堂推出了虛擬實境手機遊戲「精靈寶可夢GO」(Pokemon GO),這一下子使組屋樓下或公園變得無比熱鬧,還順勢帶動了手機充電寶的銷售量!有趣的是,幾年下來,不少年輕人的熱情已褪減,反倒是樂齡人士漸漸愛上這款遊戲,甚至有讀者獻議保健促進局或可參考精靈寶可夢Go的玩法,研發一套「樂齡遊戲」。不過凡事過猶不及,如此讓人上癮的遊戲,也同樣具有著極大的爭議性,甚至牽扯到國家安全等嚴肅議題。
除了以上幾個改變,新加坡這20年還出現了什麼天翻地覆的變化?留言告訴我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