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征地作軍事用途,擁有30多年歷史的夏氏牧羊場明年底將遷至比現有農地小一半的新地段,新建的牧羊場將疊高三四層,羊兒得從「洋房」搬入「公寓」。
新加坡食品局昨天(1月8日)揭曉三幅食用農業地段招標結果,只有一幅地段獲業者成功標得,其餘兩幅因「所獲提案沒有滿足概念和價格需求」而沒有業者標得。

位於林厝港4巷的夏氏牧羊場開放給公眾參觀,牧羊場明年底租約期滿,必須遷移。
夏氏牧羊場是這次唯一標到地段的業者。公司董事經理夏凈龍(64歲)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我現在擔心的是錢的問題。那幅地是空的,一切得重新建過,這些都要錢。」
他說,建造新農場保守估計要1500萬元,要是把現有農場改裝成像新農場那樣的高科技農場,只需500萬元至700萬元,要不是政府徵收土地,他會繼續在現有農場營業。
打造環保可持續農場 奶羊將增五六倍 夏凈龍把農場搬遷形容為「從洋房搬入公寓」。除了疊高建築,新農場也會利用自動喂食、太陽能板、用水再循環,以及雨水收集系統,打造環保的現代農場,符合食品局對創新與可持續性的要求。 為了回本,售賣羊奶的夏氏牧羊場準備提高產量,把奶羊數量從現有的1000多隻增至6000隻。 牧羊場新址位於梁宙彎(Neo Tiew Crescent),占地面積為1萬平方米,獲標價格為50萬元(不包括消費稅),地契為20年。 目前在林厝港4巷的農場,面積比新址大一倍,為2萬平方米。這幅地段明年底租約期滿,牧羊場必須遷移。 《聯合早報》2014年報道,由於登加新鎮占用部分軍事訓練區,而林厝港西部與現有訓練區相連,政府徵收那一帶的62家農場的土地,以維持軍事訓練區的面積。 當時的農糧獸醫局也推出總值6300萬元的農業生產力基金,幫助業者投資新的高科技務農設備和系統。 政府去年宣布要加速推動本地農產品行業高科技轉型,在2030年達到滿足國人三成營養需求的目標,減少對進口食品的依賴。食品局重申,今年上半年推出的農業地段會繼續要求業者以可持續的方式增加產量。 當局至今共推出五輪農業地段招標活動,其中包括18幅地段用作種菜、三幅養食用魚、兩幅生產鵪鶉蛋、六幅種豆芽、六幅為一般食用農業,以及兩幅為一般非食用農業。
記者:陳勁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