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黃山忠會長表示:「中華總商會支持政府的決定。目前,許多國家和地區正在積極採取措施應對反覆不定的疫情,並部署疫苗接種的各項安排。新加坡是開放型經濟體,我國政府應對時局的全盤考量著重於環球局勢、重振經濟、民生健康三個方面。中華總商會呼籲商家繼續保持堅韌、處變不驚的心態,從增強企業自身實力、加強與海外市場合作、借勢新中合作新契機,這三大方面做好準備,以便把握經濟復甦所帶來的機遇。
01 增強企業自身實力
政府將在接下來五年推動「研究、創新與企業 2025 計劃」(RIE2025),中華總商會鼓勵商家審視現有的經營模式,配合政策,在產品與服務方面力求創新。新加坡朝全球和亞洲科技、創新和企業樞紐的目標發展的同時,商家也需要加緊自身求新求變的步伐。
02 加強海外市場合作
我國近期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英國—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UKSFTA),以及有望在明年落實的《太平洋聯盟—新加坡自貿協定》(PASFTA),將進一步深化新加坡與全球多個主要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往來與合作,這將為本地商家開拓更多商機。中華總商會呼籲商家在現階段,充分藉助數碼經濟優勢,在潛在市場和領域開創更多業務渠道,以便及早把握後疫情時代的機遇。
03 借勢新中合作新契機
新中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JCBC)在近日的會議上,高度肯定中國「雙循環」經濟策略為新中雙邊合作帶來的新契機。中華總商會設在上海、重慶、成都的三個代表處將繼續發揮作用,協助本地商家對接中國市場,以及促進兩國企業攜手到第三方市場,特別是東協成員國開拓商機,同時也為新加坡成為中國「外循環」策略中的關鍵合作夥伴盡一份力。」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成立於 1906 年,是新加坡歷史悠久的商業團體。總商會不但是本地華商的最高領導機構,在國際商業舞台上享有良好的信譽,同時也是世界華商大會的創辦機構。在維護新加坡商家利益、推動國內外商貿、教育、文化與社區發展各個方面,都扮演著積極和重要的角色。總商會目前擁有超過 160 個商業團體會員和 5,000 名商號會員,網絡涵蓋超過 40,000 間來自各行各業的跨國公司、政聯機構、大型金融與商業組織和中小型企業。總商會為會員提供多種交流平台、以便分享豐富的資源和商機,並共同建設極具影響力的世界華商網絡,為經貿、教育、文化和社會發展作出貢獻。成為總商會的會員,不但能夠分享彼此間強大的歸屬感、認同感,而且可以享受多種服務、設施與活動優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