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即將就職,其政策備受關注。受訪專家稱,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可能給新加坡經濟帶來挑戰,如高關稅衝擊出口行業,但也存在機遇,關鍵在於新加坡政府和企業能否靈活應對 。
1. 特朗普政策對新加坡的影響
當地時間下周一(20日),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將正式就職,再度入主白宮。其備受矚目的貿易保護主義、「美國優先」等政策走向,引發全球關注,尤其是對以出口導向型經濟為主的新加坡,相關政策的潛在影響備受專家熱議。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
來源:美聯社
高關稅政策衝擊新加坡出口行業
受訪專家指出,特朗普政府或將實施的高關稅政策,對新加坡多個出口占比較高的行業構成挑戰。
新加坡管理大學經濟學院助理教授吳竟榮表示,作為重要轉口貿易樞紐,新加坡與全球貿易網絡緊密相連,特朗普宣稱的高關稅政策,將對電子、石油化學等行業產生負面影響,可能導致出口量減少,進而拖累整體經濟發展 。
半導體產業面臨不確定性
華僑銀行首席經濟師林秀心提到,新加坡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占據一定地位,特別是半導體晶片及製造設備領域。
若特朗普政府加強高端晶片對中國的出口限制,中國的應對策略存在諸多變數,這使新加坡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難以預測。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對高端晶片替代來源的尋求,將決定新加坡及東南亞地區究竟是受益還是受損。
外資流向東南亞存變數
路透社報道,特朗普承諾對多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其中對中國商品關稅高達60%,這引發外資是否會撤離中國併流向東南亞國家的猜測。

示意圖。
林秀心指出,外資是否轉向新加坡或其他東南亞國家,取決於企業性質。跨國公司可能採取「中國為中國」策略,同時在其他地區增設生產基地;而中國企業為應對關稅,正南下東南亞尋找新市場並建立生產基地。
吳竟榮認為,新加坡憑藉完善的基礎設施、政治穩定性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對精密工程、生物工程等高附加值產業仍具吸引力。
延長減稅引發連鎖金融反應
除加征關稅外,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承諾延長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中的多數減稅條款。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報道,鑒於美國聯邦赤字居高不下,延長減稅將迫使政府發行更多國債,推高國債收益率和整體利率,衝擊全球金融市場。
吳竟榮表示,美國利率上升將導致國際資本回流,使新加坡等市場面臨資金外流壓力,推高本地借貸成本,抑制消費和投資,減緩經濟活動。
同時,美元走強可能削弱新加坡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間接影響新加坡經濟。
2. 新加坡需靈活應對把握機遇
儘管特朗普2.0政策帶來諸多挑戰,但專家認為新加坡政府和企業若制定並執行靈活且有針對性的策略,仍能把握機遇。
林秀心稱,新加坡過往靈活應對各類挑戰,未來應堅持開放、透明、友好的市場原則,以保持經濟良好發展勢頭。
吳竟榮指出,新加坡良好的治理、經商環境和基礎設施,有望吸引在美中之間尋求平衡的企業。
國際市場波動也為新加坡提供經濟多元化和深化區域合作的機會,若能抓住機遇,將進一步增強新加坡經濟的韌性,促進長期增長 。
參考資料:
1. 特朗普二進白宮 我國經貿將迎來風險還是機遇?,8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