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假期怎麼過最「划算」? 家長分三派:純玩耍、上興趣班、出國

2024年11月13日   •   2052次閱讀

下周就是學校年終假期,有孩子的家長要怎麼安排他們這6周的假期時間,才會覺得最有意義,「回報率」最高呢?

從計劃滿滿到什麼都不做純玩耍

新加坡一名自由撰稿人Kelly Ang打算在這個學校假期里不為孩子們做任何計劃。這位五個孩子的媽媽在《亞洲新聞台》的言論版上闡述這是她第一次這麼做,並解釋為何要這麼做。

曾經的她,是一名想把孩子平日與假期的時間都排得滿滿當當的母親。

Kelly說,在她最大的孩子進入小學之前,他們每一次學校假期,行程都是填滿的。去公園、海灘、博物館、動物園、水族館、科學館、水上公園、主題公園以及所有她能找到的所有其他景點。她會在網上搜索最新的活動,儘可能多地把孩子們帶出去。

如果在家裡,就會有活動清單——陪孩子做練習本、烘焙美食、做科學實驗、一起讀新的書籍和玩棋盤遊戲等。

當最大的孩子上小學後,一家人的日子就變得更加忙碌了。除了應付日常生活,經歷40周的早起,做無數的練習題,各種各樣的測試和考試,課後課程和課外活動培訓,還有額外的華文課。

她描述家裡的典型一天如下:

「游泳課後就是足球訓練,我必須在接另一個孩子從華文課到芭蕾課之間,送另一個孩子去上不同的華文課,還不能忘了檢查在家裡上鋼琴課的孩子。我和丈夫必須緊密配合,有時甚至需要我的父母幫忙接送孩子的一些臨時行程。除此之外,還要完成家庭作業、學習聽寫,以及完成課題項目。」

然而,每到孩子們放假的12周里,她還總覺得自己有責任讓孩子充分利用每一分鐘,一想到他們浪費假期時間,就會覺得難以忍受。

明知道一家人都活得很緊繃,為什麼她還把行程安排到如此滿呢?

Kelly寫道,社交媒體不斷提醒她,孩子到了18歲就不再需要父母了,家長只有18年的時間來和孩子好好相處。而且和孩子們在一起的75%的時間將在他們12歲之前就結束了,而她最大的女兒明年就12歲了,讓她覺得每一次假期都比上一次更珍貴。

芭蕾舞課。(海峽時報)

那為什麼她終於「醒悟」了呢?

除了她自己都覺得無法喘息之外,也跟她去年讀到的一篇關於「與日常行程保持心理距離的重要性」的文章。

文章中提倡脫離「常規行程」,好好的放一個期,不僅能帶來新的視角,還能幫助孩子們重新獲得動力,重新發現他們的目標。

假期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不僅僅是為了休息和充電,也是為了重新評估他們這一學期所做的事情,並決定是否仍然值得繼續追求。

Kelly說,事實上,工作永遠不會結束。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和隨時隨地能上網的科技,導致越來越多的員工過度工作、身心疲憊、壓力重重。

「我知道我的孩子們未來也會面對這樣的工作文化,所以我必須教會他們如何徹底從工作中抽離,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

Kelly說,沒有假期安排,並不代表孩子會把全部時間消磨在電視機或遊戲機前。在假期開始時,她總是會問孩子們是否想學習一項新技能、一項新運動,或者是否有一項活動他們想花更多時間去做,培養他們的自我獨立性。

她也會讓孩子列出假期期間想要去的地方的清單,並盡力滿足他們的所有願望。

平心而論,我們大人拿年假的時候,不就是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一定是希望跟工作(在孩子的角度是學習)無關的。現在,為何又把自己不愛做的事情強加在孩子身上?

我們都應該讓孩子過一個「不用上學,不用上課,不用早起,不用早睡」,無拘無束的幸福自由的六周假期。

學生上補習課。(海峽時報)

上興趣班

雖然一年至少有12周的學校假期,但新加坡大部分的雙薪家庭並沒有那麼多年假可供申請去和孩子展開高質量親子時間。

若家中無人幫忙照看孩子,孩子在假期時就會繼續被送往學生託管中心,不然就是送他們去上興趣班,參加假日營或者補習課來鞏固學期所學的知識。

除了「託管」之外,多數父母也可能認為,讓孩子參加這些活動可以讓他們學到新的和重要的技能,以便在這個社會上保持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些活動或課程的確可以豐富孩子們的生活,但專家認為總體來說,它們可能弊大於利。

據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6到7歲的孩子花在結構化活動上的時間越多,他們的自我指導和執行能力就越差。

執行功能包括計劃、實現目標、練習解決問題所需的自我調節和靈活思維的能力。諷刺是,這些恰恰是上述父母在給孩子報名參加這類活動時希望他們掌握的技能。

新加坡社科大學學前教育課程主任Cynthia Lim在一篇題為《新加坡的孩子們的學校假期內容,是否太多了?》的文章中指出,很多家長可能會說「但我的孩子喜歡這些活動。」

她質問說,但他們真的喜歡嗎?任何新體驗在第一天左右都會令人興奮,但小孩一定更寧願在遊樂場自由奔跑、在沙坑裡挖洞、建高塔或和爸爸媽媽玩很無聊的遊戲,也不願連續幾天上課吧?

「其實,無拘無束、無目的的自由玩耍的好處有很多。」

加拿大研究學者Sergio Pellis在他的著作《好玩的大腦》中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大腦的執行控制中心,即額葉前部皮質的神經元連接,在在玩耍過程中會發生變化。

為了大腦的健康發育,他建議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方式玩耍,制定和協商規則,測試自己想法,反思錯誤並從中吸取教訓。孩子們的玩耍不應有任何特定的結果或目的,而是為了享受自由的樂趣,在過程中發現自己並探索自我。

自由玩耍對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健康至關重要。研究表明,休息時間有助於調節孩子的神經系統,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壓力和生活中的挑戰。

事實上,讓孩子有時間感到無聊是關鍵,因為無聊可以激發創造力和想像力。正是在這些時候,孩子們就會去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找到自己的內心聲音。

Cynthia教授建議大人,可以給孩子安排一些放鬆的活動,例如聽音樂、讀書、吹泡泡或安靜地練習瑜伽。適合年幼孩子的活動包括在戶外尋找小蟲子、觀察雲朵中的圖案,或用廢舊紙箱搭建堡壘或任何他們想像的東西。

像塗色、繪畫、搭建樂高、玩橡皮泥、玩水和沙子等活動,都是讓孩子們在沒有成人指導的情況下進行探索的理想選擇。

孩子們可以花上幾個小時用這些開放性材料進行創作、搭建和編故事。大人只需在旁邊做家務或工作,偶爾鼓勵一句或提出一個表示關心的問題,就足以讓孩子們在獨立玩耍中享受樂趣。

讓孩子參加太多補習班,可能會無意間傳達一種潛意識信息:他們還不夠好。這可能會在長期內影響他們的自尊。孩子們還可能會感到被忽視,覺得父母寧願在假期里讓他們參加一連串的課程,而不是陪伴自己。

著名的兒童精神科醫生Alvin Rosenfield建議父母與孩子一起做那些唯一目的就是享受彼此陪伴的事情,他稱之為「無生產性的共度時光」。

這樣的陪伴,向孩子傳達了無條件的愛,讓他們意識到自己被愛被接納被欣賞的,就是他們自己本身。

2023年5月的「書展@百勝樓」,不少公眾趁著周末和學校假期,帶孩子到書展挑選書本。(聯合早報)

出國旅行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要注意的是,這不是每個父母都有金錢或時間能安排上的事情。

有些獅城父母會儘量安排在學校假期時帶孩子出國旅行,讓孩子接觸不同的文化,體驗不同的氣候和食物。這種邊旅遊邊學習並探索世界認識地理位置的做法,不但能拓寬孩子的世界觀,還能與同行的祖父母輩和親戚還有家人,一起創造美好回憶。

當然,旅行也能讓孩子得到真正的放鬆並享受旅途中的樂趣,有些家長還會給予孩子旅遊津貼,教導他們理財觀念。

孩子們總是會要求購買他們喜歡的玩具和小玩意。出國旅行,這份購物慾望會更加強烈——孩子和成人都一樣。

Ruperto Ancajas去年6月學校假期,帶著7歲的兒子到日本名古屋10日游,就給了兒子50新元的旅遊零花錢,讓孩子第一次嘗到管理旅行津貼的滋味。

他鼓勵兒子貨比三家,但最終還是讓兒子自己決定買什麼。

兒子在兩天內買了三個玩具,花光了50元,他向父親討價還價想要更多錢。Ruperto告訴兒子,額外的錢將從他的春節紅包儲蓄中扣除。之後的旅程中,兒子花錢就變得謹慎,因為他明白這樣會減少他的儲蓄,是要付出代價的。

Ruperto Ancajas和兒子Oliver。(海峽時報)

在Foord資產管理公司當投資組合專家的Ruperto也建議,如果你有處於青少年年齡的孩子,還可以讓他們參與選擇航班和住宿,這個過程不僅會讓孩子們感到興奮,還能讓他們明白旅行所需要用到的決策和組織能力。

一些有多名孩子的父母還會趁學校假期,帶孩子一對一的出國旅遊。

育有5個孩子的培訓經理Steven Teo已經分別帶了三個孩子一對一出國。

他說:「這些旅行非常有利於增進感情,也給了我發現每個孩子真實個性的機會。我可以專注於一個孩子,而不是照顧整個家庭,也不必擔心表現出偏袒。」

這個學校假期孩子該怎麼過?決定權就握在你我這些當父母的手裡。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4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2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事關准證、匯款、出入境!7月,這些大事將影響全島604萬人
2025年07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576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閱讀
在新加坡購買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6156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閱讀
從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賣的背後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5814次閱讀
黃循財喊你領錢了,這些人最高可領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5472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閱讀
榜鵝海岸巴士轉換站啟用,舊站即將翻新,增風扇長椅
2025年07月01日   •   4275次閱讀
蔡瀾助理回應遺產分配:少去八卦別人隱私!新加坡財富傳承的三重密碼
2025年07月01日   •   427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