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因租金調漲,一名越堤族急著在新加坡另租一間房,通過社交媒體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相中了一間,不只環境不錯、價格也相當理想,於是就趕快過帳600新元訂金,沒想到對方竟失聯,後來才知道自己墜入租房騙局,他想租的竟是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幽靈單位。
25歲的美髮師李欣旺告訴《8視界新聞網》,他上周五(15日)晚上通過社交媒體面子書看到有網民貼文,位於烏美1道第320座組屋的一個單位有客房出租,一個人住只需要600新元租金。
他說,自己原先租的房間兩個人住,一個人的租金就快要從450新元漲至650新元,便急著租別的房間,準備下個月就搬遷。
李欣旺表示,自己在新加坡生活近6年期間,曾三次通過社交媒體找房間租住,都沒有問題。這次,在被照片和價格打動後,就先後通過面子書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WhatsApp聯繫上對方。
這名署名John Kho的網民自稱是在幫叔叔出租他的房子,他還用大馬的手機號碼和李欣旺溝通。
李欣旺告訴記者,或許因為自己也是大馬人,因此未曾起疑,John Kho的口音聽起來也像大馬人。
「他其實蠻厲害的,會要求你把房子保持乾淨之類的,(聽起來)好像真正的屋主。」

對方給李欣旺轉髮屋主信息,嘗試取信於他。
組屋單位並不存在?
李欣旺也說,他們通話兩、三分鐘後,John Kho就給他提供了含有組屋單位地址和屋主信息的一張截圖,並附上屋主的身份證,一切看似毫無疑點。
於是他在看房之前,於當晚就根據John Kho所提供的屋主銀行戶頭信息,匯給對方600新元的訂金。
不過,記者在新加坡土地管理局網站的土地綜合信息系統(Integrated Land Information Services,簡稱INLIS)及國內稅務局網站上查證地址時發現,John Kho所提供的地址並不存在。
再被要求付租金後 才意識到不對勁
李欣旺說,直到周一(18日),John Kho再度聯繫上他,要他多給600新元,作為10月的租金時,他突然開始起疑,畢竟房東並未給他鑰匙,也還沒搬進去。他隨後致電John Kho說,自己已經付了訂金,不可能再多付一筆租金。
在他決定報警的幾個小時前,發現網上也有人分享自己陷入同樣的騙局,便毅然決定報案處理。
警方答覆詢問時證實接獲報案,並表示調查仍在進行中。

李欣旺發現,社媒上也有人分享類似的經歷。
租房騙局層出不窮
新加坡去年共發生979起網絡平台租房騙局,比前年的192起激增超過4倍。
據早前報道,內政部政務部長孫雪玲在國會答覆議員詢問時說,在大多數案件中,騙子一般會冒充房屋經紀,刊登虛假的房屋租賃網絡廣告。在一些案件中,騙子也會假冒屋主行騙。
她說,警方一直都同網絡平台合作,刪除可疑的帳號和廣告,也同房地產代理理事會合作,通過社交媒體提高人們的防詐騙意識。但她指出,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公眾提高警惕,不要在看房子前就付款。她也呼籲公眾,只通過PropertyGuru等合法的房地產買賣和租賃平台物色單位,而不是通過面子書、Carousell等非房地產租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