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形勢黯淡和全球競爭加劇的情況下,新加坡鼓勵創新主導型增長的舉措,正如副總理黃循財所說,新加坡必須迅速適應變化,才能在動盪的世界中生存和繁榮。

圖源:雅虎
上半年的預算案承諾為國家生產力基金提供40億新元的補充,並為通過新的企業創新計劃進行研發的企業提供稅收減免。 信息很明確:擴大本地公司的數量,並將其轉變為國際冠軍,可以成為新加坡的另一個增長引擎。
但是,在這個數字時代,新加坡將如何建立開拓性的公司呢?本土公司需要做些什麼來重塑行業?
01 不斷創新的過程
今天,我們看到新的數字商業模式由新興技術支持,如深度學習人工智慧、Web3、先進機器人以及邊緣計算和 5G 網絡支持的連接設備。
儘管科技行業受到裁員的打擊,但谷歌和Microsoft等公司正在向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投資數十億美元,認為它們是搜尋引擎的下一個前沿。
然而,要使這些投資取得成功,領導者不應將數字化轉型視為一個需要勾選的方框,而應將其視為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當Bard對提示給出錯誤的答案時,谷歌已經付出了代價,而用戶則報告了與Microsoft的Bing AI的奇怪互動。

圖源:雅虎
麥肯錫對高級管理人員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70% 的數字化轉型項目沒有實現目標。據估計,在用於數字化轉型的 1.3 萬億美元中,有 9000 億美元被浪費了。
這是因為一些領導者往往只關注「技術」部分,用IT設備、小工具或最新的自動化軟體等硬體為他們的組織搭建腳手架,但是,任何數字化轉型項目的成功都始於人的轉型,也終於人的轉型。
03 數字化培訓人才庫不斷萎縮
技術人才是未來數字經濟的基石,對於為新加坡打造下一個全球品牌至關重要。然而,新加坡受過數字培訓的人才庫正在萎縮。人力部的一份報告發現,2022年軟體、網絡和多媒體開發人員在職位空缺最多的職位中排名第二,超過 1,600 個。

圖源:雅虎
雲計算公司亞馬遜網絡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在2022年估計到2025年,新加坡將需要增加120萬名數字員工(比2021年的水平增加55%),以保持競爭力,但每年只有4萬至5萬名新進入者加入勞動力市場。
為了緩解人力壓力,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一直在與Temus等行業合作夥伴合作,對新加坡人進行技能再培訓和技能提升,以獲得科技領域的職業機會。
自 2016 年成立以來,IMDA 的技術技能加速器已培訓了 13,000 多人並將其安置在技術工作崗位上,另有180,000人接受了網絡安全、人工智慧和數據分析等新興領域的技術技能培訓。
通過這些行業計劃,更多的新加坡公司將能夠發揮自己的作用,為更多沒有受過技術培訓的本地員工拓寬獲得技術職業機會的機會。
04 數字化公司需要數字化員工隊伍
新加坡的員工經常面臨一個難題:他們認識到需要投資於技能提升,以保持在數字經濟中的就業能力,但當這樣做是以犧牲養家餬口或償還學生貸款等義務為代價時,他們不願意這樣做。

圖源:雅虎
因此,看到針對工人的新措施令人振奮,如更新的 SkillsFuture 課程,為接受技術技能轉換的個人提供經濟支持,這也鼓勵更多的公司提高員工的技能,並為他們準備新的數字職業,以適應他們升級的能力。
同時,政府任命的就業技能整合師將在幫助公司和員工確定相關培訓課程以及優化培訓和就業安排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這將轉化為更好的就業結果和收入前景。
2023 年預算措施現在為企業領導者提供了從他們最大的資產——人力資本中釋放價值所需的動力,憑藉數字技能的勞動力、正確的思維方式和有利的技術生態系統,更多的本地公司將站在像 Creative 這樣的巨頭的肩膀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