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路交通管理局的網站數據顯示,新加坡現時共有10,983輛電動氣車(截至本年11月),對比2022年增幅約68%。由於電動車優惠計劃以及充電樁等配套的增加,使電動車更具市場競爭力,預計明年銷量還會繼續上升。
比亞迪在今年首11個月中成為電動車銷量榜首,共註冊了1,143輛,贏過了一直備受歡迎的特斯拉,後者僅註冊了725輛,而寶馬則為701輛。

特斯拉在新加坡的銷量不敵比亞迪
4個原因驅使電動車銷售上升
1. 註冊費的的優惠
業內人士指出,受益於電動車附加註冊費優惠計劃(EV Early Adoption Incentive,簡稱EEAI)和車輛減排稅務計劃(Vehicular Emissions Scheme,簡稱VES)的回扣獎勵,越來越多的車主紛紛選擇並轉向電動車。
儘管明年EEAI的回扣上限將從2萬元減至1.5萬元,但電動車購買者仍可在車輛減排稅務計劃(VES)中獲得最高2.5萬元的回扣,兩者合計最高可達4萬元。
2. 充電樁的政策推動和數量上升
陸路交通管理局宣布《電動車充電法令》(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Act)於2023年12月8日生效,該法案旨在規範電動車充電樁的供應、安裝和維護,以確保充電服務的可靠性,並擴大本地充電基礎設施網絡。政府為鼓勵儘早安裝充電樁,宣布將在截至2025年12月31日之前分級補貼註冊費,其中低功率和公共充電樁的津貼最高可達八成。
3. 環保意識的崛起
電動車作為一種環保的交通工具,採用電池而非燃油,因此無尾氣和噪音污染。調查顯示,44%的調查者出於環保考慮購買電動車。這表明人們在購車決策中越來越重視對環境的關注,而電動車的環保特性正成為購車動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4. 電油的差價
電油差價指的是電能和燃油價格之間的差異。為了減少對燃油的依賴和降低碳排放,新加坡政府通過實施稅收和補貼政策鼓勵市民購買電動車。政府還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包括免費停車、免費道路稅、免費電動車充電等,以激勵市民採用電動車。
更多電動車品牌進入新加坡
新加坡比亞迪總裁黃椿荃對明年的電動車市場充滿信心。他指出,除了政策的推動外,終端客戶對環保的關注和油電差價促使電動車成本下降,將進一步推動電動車的需求。

另一方面,隨著電動車銷售需求的增加,其他車商計劃在明年上半年引進其他中國品牌如廣汽埃安(GAC Aion)和哪吒(Neta)電動車,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
網絡資料整理丨來源
比亞迪官網,特斯拉官網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