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種族宗教和諧的寶貴經驗

2019年07月23日   •   1萬次閱讀

按:1964年7月21日,新加坡紀念回-教-先-知-穆-罕-默-德-誕辰而舉行的遊行演變為馬來族回-教-徒和華族的流血暴動。為提醒新加坡人汲取教訓,政府將每年的7月21日定為種族和諧日,各所學校在這天舉辦各類活動,宣導種族和諧的價值觀。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經把種族和諧比喻為演奏音樂,來自不同背景的演奏者需協力合作,演奏過程中還要不斷地進行調適。他還在面簿上說,種族和諧是新加坡最引以為傲的成就,新加坡「讓差異強化國人,而不是分化彼此。」轉載徐李穎博士發表於2017年的文章《新加坡種族宗教和諧的寶貴經驗》一文,為大家了解新加坡的種族和諧機制提供一個引導性的畫面。

7月21日是新加坡的「種族和諧日」。李顯龍總理在前一天走訪了位於直落亞逸街的五個宗教場所:納宮神社印度穆斯林遺產中心、道教玉皇宮(慶德樓)、天福宮、阿爾阿布拉回教堂、直落亞逸衛理公會禮拜堂,並把照片貼到了自己的面簿上。

新加坡國家雖小,但四大種族並處、十大宗教並存,四周又都是回教國家,宗教種族問題歷來是敏感而棘手的內政之一。新加坡建國後基於種族衝突的慘痛歷史,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宗教種族政策。可以說,新加坡這個資源匱乏的彈丸之地,之所以能夠發展成為發達經濟體,能夠在和諧穩定中繁榮發展,這套有效保證內部秩序的政策居功甚偉。而我們在探討新加坡模式的時候,也不可忽略種族宗教政策的貢獻。

種族宗教政策涉及民族情感、信仰和身份認同,是「人」身上敏感、脆弱、感性的那部分,其管理之道大異於政治經濟,考驗的是管理者的智慧,更是深刻洞察人性的能力。與總體上強勢而冷峻的管理手腕相比,新加坡的種族宗教政策是另一種風格:剛中有柔、柔中見刃。

已故建國元勛拉惹勒南認為,語言、種族和宗教的分歧是始終存在的,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幫助新加坡人建立起國家榮譽感。因此在1966年建國伊始,就草擬了《國家信約》,目標是建立新加坡認同感和自豪感,認為在共同的「新加坡人」認同下,語言、種族和宗教的分歧會逐漸淡化。

剛柔並濟促進和諧

為進一步推進國家認同,新加坡政府1991年推出《共享價值白皮書》,確立了五大共享價值觀:一、國家高於社區群體、社會高於個人;二、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三、社區支持並尊重個人;四、以協商取代衝突;五、種族與宗教和諧。

通過建立國家認同和國家榮譽感,使民眾由衷地認同:國家利益、國家目標遠遠高於個人的語言、種族和宗教分歧。進而通過政教分離,使種族和宗教問題置於政府的監督和掌控之下。例如,新加坡政府始終強調自己是一個多元文化的政教分離的國家,宗教不得凌駕於世俗之上。憲法規定:「宗教團體不能捲入政治」。1989年發表《維持宗教和諧白皮書》,1990年國會通過《維持宗教和諧法令》,都旨在維持宗教和諧,並保證宗教不被政治性的或顛覆性的企圖所利用。

除了剛性的法令法規,通過柔性的手段來引導種族宗教活動、宣傳宗教和諧,才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2003年7月20日,新加坡政府發表了《宗教和諧聲明》,鼓勵新加坡人在每年種族和諧日的一周內朗誦此聲明:「宗教和諧是確保我國多元種族、多元宗教社會之和平、進步與繁榮的要素。我們決心通過相互容忍、信任、尊重和了解,強化宗教和諧。我們將始終如一,確認國家的世俗性,提升社會的凝聚力,尊重各人的信仰自由,既增廣共同空間也尊重彼此的差異,促進各宗教間的溝通。從而確保在新加坡宗教不會被濫用來製造衝突與不和。」

每年這個時候,大中小學包括幼兒園,都鼓勵老師學生身穿民族服飾,舉行遊藝活動,從小培養國民對其他種族的認識和寬容之心。

新加坡憲法保障民眾的宗教信仰自由,並給予所有宗教自由發展的權利,一視同仁。在新加坡,10人以上就可以向政府申請成立合法宗教社團。宗教機構可以按照教義、教規開展宗教活動,宗教團體可以擁有自己的教堂、廟宇和其他房地產,可以辦學校、出刊物、成立福利機構等。

寬鬆政策促進宗教多元化

在寬鬆而自由的宗教政策下,無論是古老的宗教還是新興的宗教,無論是跨國界的世界性宗教還是人數極少的民族性宗教,在新加坡都得以享有一席之地。這樣的政策使得新加坡的宗教種類不斷增多,宗教節日和活動豐富多彩,宗教組織的數量更是可觀。

新加坡每年法定公共節日約有九個,除了農曆新年、勞動節和國慶日,其他節日都和宗教有關,包括佛教的衛塞節、伊斯蘭的開齋節和哈芝節、印度教的屠妖節及基督教的聖誕節和耶穌受難日。

雖然十大宗教的信徒人數懸殊,但政府不會偏袒某一方。而所有宗教政策也都必須依據社會的實際需求來制定。例如上述宗教節日的設立,就充分體現各種族宗教享有的平等權。

對於種族宗教社團之間的小摩擦、隔閡,則是善加利用民間的力量,通過政府主導的民間社團,進行有效溝通和管理。由各大宗教發起、1949年註冊成立、1961年更名的「新加坡宗教聯誼會」,至今仍是十大宗教的領導機構。1990年「宗教和諧總統理事會」在《維持宗教和諧法令》下成立,該會理事大多是宗教領袖、法官、醫生、學者和退休高級官員等。這些人具有不同身份背景,在各自的領域有所建樹,可以從各自的領域出發,為內政部提供關於種族宗教問題的意見。

2002年政府在不同選區設立「族群與宗教互信圈」,2006年成立由社會發展、青年及體育部長主導的「全國種族與宗教和諧常務委員會」。通過在社區和基層設立各種族群和宗教組織,政府一方面能夠密切掌握民間的宗教活動,另一方面各項宗教方針和政策得以通過滲透的方法下布到民眾當中。

除了宣傳宗教和諧、種族互信,提倡和鼓勵彼此尊重、求同存異,則是從觀念上打破民眾的偏執觀念,說服他們接受多元價值觀。新加坡政府提倡宗教之間應保持寬容、忍讓和求同存異的態度,而非強制不同宗教徒接受彼此的信仰。

每個宗教都有自己獨立的世界觀、生死觀和儀式行為,政府強調宗教之間保持互敬和寬容最重要。例如每年爭議最大的七月中元節燒紙的習俗,政府一方面鼓勵道教徒採取更環保的方式祭祀祖先,另一方面通過媒體宣傳讓非道教徒理解這一儀式的重要意義,鼓勵彼此體諒,而非粗暴地以執法手段來進行干預。

依法保障宗教正當運作

新加坡政府深諳「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的重要性,也知道「禍莫大於輕敵」(《老子》),對有可能引起種族宗教爭端的苗頭格外留意。如果宗教組織和個人的行為違背了宗教和諧的宗旨,那就不再是宗教問題,而是法律、防恐和人權的問題。一旦發現有人詆毀其他宗教,或者在傳教時使用不當的言論,相關部門會立即介入調查。

新加坡政府以廉政清明而聞名於世,對於公司、社團和宗教組織,尤其是依靠信眾捐款而運作的宗教慈善機構,政府同樣有著嚴厲的經濟監管制度,並設立慈善總監對慈善事業進行嚴格的監督審查。新加坡曾發生過兩起轟動的宗教領袖失信案,一個是福海禪寺的明義法師,一個是城市豐收教會的康希牧師。對這兩起案件的審理,也給其他宗教團體敲響了警鐘。

新加坡政府之所以對宗教機構和慈善機構採取嚴格的經濟監管手段,一方面是因為宗教組織的社會影響力與其經濟實力成正比,如果沒有嚴格的財務監管制度,宗教機構有可能為了擴張而採取非法斂財手段;其次,宗教廉潔也是社會和諧的一個重要基礎,若宗教腐敗滋生,宗教之間的不平等競爭就會出現,為宗教糾紛和社會動盪埋下隱患。

種族宗教是人類在漫長歷史中發展出的文化產物,消除隔閡遠非一朝一夕之功。種族宗教的和諧也從來都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實現的,它的獲得來之不易。法律制裁這種理性、冷酷和懲治性的手段,只能發揮部分作用。它更需要柔性的政策引導、潛移默化的輿論影響。就像大禹治水,疏導之法遠勝於堵塞之法。懂得水性方能治水,懂得人性方能治人。

如今恐怖主義肆虐,新加坡面對的挑戰更加艱巨,維持好國內種族宗教的和諧永遠是重中之重。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