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月製造業產出同比增長8.6%。
新華社新加坡2月26日電(記者李曉渝)新加坡經濟發展局26日發布公告稱,經初步計算,2021年1月新加坡製造業產出同比增長8.6%,而經重新計算去年12月新加坡製造業產出同比增長16.2%。

圖為2月10日在新加坡牛車水拍攝的農曆新年燈飾
按主要行業看,1月新加坡電子產業集群產出同比增長19.8%,而經重新計算去年12月增長了43.8%。新加坡精密工程產業集群產出1月同比增長15.3%;新加坡化工產業集群1月產出同比增長9%;新加坡生物醫藥製造業產業集群產出1月同比下降8.6%,連續第二個月走低。經重新計算,前一個月該產業集群產出同比下降5.3%;新加坡運輸工程產業集群1月產出同比下降19%。
新加坡一般製造業(常規製造業)產業集群產出1月同比增長3.3%。其中,食品、飲料和菸草製品製造業產出同比增長2.4%;雜項製造業產出同比增長7.6%;印刷品製造業產出同比下降4.5%。
新華社新加坡2月26日電(記者李曉渝)新加坡經濟發展局26日發布公告稱,經初步計算,2021年1月新加坡製造業產出同比增長8.6%,而經重新計算去年12月新加坡製造業產出同比增長16.2%。

圖為2月10日在新加坡牛車水拍攝的農曆新年燈飾 按主要行業看,1月新加坡電子產業集群產出同比增長19.8%,而經重新計算去年12月增長了43.8%。
新加坡精密工程產業集群產出1月同比增長15.3%;新加坡化工產業集群1月產出同比增長9%;新加坡生物醫藥製造業產業集群產出1月同比下降8.6%,連續第二個月走低。經重新計算,前一個月該產業集群產出同比下降5.3%;新加坡運輸工程產業集群1月產出同比下降19%。
新加坡一般製造業(常規製造業)產業集群產出1月同比增長3.3%。其中,食品、飲料和菸草製品製造業產出同比增長2.4%;雜項製造業產出同比增長7.6%;印刷品製造業產出同比下降4.5%。
新加坡製造業期望在未來10年爭取50%的增長。
2020年,全球經濟面臨著嚴峻挑戰,而新加坡製造業卻宛如國民經濟的一盞明燈,成為了新加坡當下乃至未來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新加坡製造業逆勢而行,在2020年7月至12月間連續6個月增長,全年增長達到7.3%,為2017年來最高增幅,且2020年製造業對國內GDP的貢獻約為1060億新元,約占21%,同時提供了約12%的就業崗位。

圖片來源:Unsplash
根據新加坡貿易及工業部,製造業擴張主要得益於生物醫藥製造、電子、精密工程產業的增長。數據顯示,新加坡生物醫藥製造業產值在2020年與2019年相比增長了23.7%。此外,由於半導體設備、測量設備、光學儀器和金屬精密組件達到了更高產量,精密工業與2019年相比也增長了10.6%。
新加坡製造業2030願景
對於製造業在未來10年的發展,新加坡也科學詳盡地規劃並發布了「製造業2030願景」,致力於在2030年將新加坡打造成先進位造業的全球業務、創新與人才中心,並以過去10年的增長幅度為目標,在未來10年繼續爭取50%的增長,同時確保製造業對新加坡GDP的貢獻保持在20%左右。
「製造業2030願景」是推動傳統製造業向先進位造業轉型的目標,其重點在於對智慧財產權的投入,開發「獨一無二技術和產品」。而新加坡政府將重點通過投資先進位造業的基礎建設、建立強大的研究生態系統以及支持企業採納工業4.0轉型,這三大方面推動該領域的發展。

東南亞製造聯盟推介儀式|圖片來源:海峽時報
此外,東南亞製造聯盟(Southeast Asia Manufacturing Alliance)近日也在新加坡宣布成立,該聯盟期待為有意拓展東南亞區域市場的國際和新加坡製造企業提供「新加坡+1」戰略,搭建工業園區網絡,推動全球多樣化供應鏈發展。聯盟的成立也將有力推動「製造業2030願景」的實現。
為實現「製造業2030願景」,新加坡也致力於吸引全球一流投資者和本地公司投入製造領域,夯實新加坡在全球價值鏈中關鍵節點的地位。
全球一流企業的重要製造基地
多年來,新加坡強有力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政策、穩定的營商環境以及親商政策,吸引了許多世界領先的製造公司來鞏固發展其業務,尤其是在電子和半導體以及化工領域。2020年,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共吸引到172億新元的固定資產投資,為12年來最高,其中電子和化工業各占37.7%和24%。 電子和半導體產業

圖片來源:Unsplash
電子業是新加坡最大的製造業次領域,雇用約70,500名員工,占製造業GDP的39%。因此新加坡也逐漸成為世界上諸多大型半導體公司(如美光科技Micron,博通Broadcom,英飛凌Infineon和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等)的重要製造基地。
2020年1月,英飛凌(新加坡)和美光科技(新加坡)的工業4.0工廠就入選世界經濟論壇全球54家「燈塔工廠」名單。這兩家世界領先的工廠憑藉其數字化生產車間和智能工廠技術實現了更高的生產力和收益,作為全球最先進的工廠,為行業樹立了榜樣。
為滿足半導體與電子業的需求,鞏固新加坡製造業的人才優勢,2021年1月,新加坡半導體工業協會和政府機構合作展開了一系列的人才招聘計劃,包括提高學生對半導體領域的認識,分享關鍵行業趨勢和成功案例,以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這個領域,持續不斷地為在此發展的全球企業輸送半導體行業人才。 生物醫藥產業

圖片來源:Unsplash
生物醫藥製造是新加坡製造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同時新加坡政府一直以來都大力支持先進位造業的生態系統發展,如設立裕廊創新區(Jurong Innovation District),彙集頂尖先進位造企業,以創造一個互相輔助的生態系統,帶動周邊工業的成長。
美國知名生物科技公司 Illumina 就將製造設施布局在裕廊創新區,該公司於2008年落戶新加坡,現今新加坡已是其全球最大的製造基地,主要生產基因組測序技術所需的微陣列珠晶片(microarray bead chips)和核心測序相關耗材(core sequencing consumables)。
製造業企業的進步與新加坡發展之間是相輔相成的。新加坡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發展條件與人才支持,而製造業企業同樣為新加坡培養了專業精湛的人才,推動研發體系的創新。
日後新加坡也將繼續完善製造業生態系統,滿足企業對創新、連通性以及基礎設施的需求,幫助其加強在新加坡以及全球的競爭力。
蓬勃發展的本地製造企業
一直以來,新加坡也大力扶持本地製造企業發展,通過如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推出的「企業騰飛計劃」(Scale-up SG)等項目幫助它們登上行業領先地位。而強大的本地企業也將進一步推動新加坡製造業生態系統的完善壯大。
關於「製造業2030願景」,陳振聲部長分享道:

面對中國的優質製造企業,新加坡正虛位以待。新加坡「智」造的2030願景,未來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