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科學家成功研發了一款唾液自檢儀,可在15分鐘內得到病毒檢測結果,準確率甚至高達97%。(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
作者 鄭智浩
不想再受挖鼻子之苦的蟻粉,你們的解放之日或許不遠了!
新加坡科學家最近研發了一款採用唾液樣本檢測冠病的ART自檢儀,據說可在15分鐘內得到結果,其準確度達97%,非常接近具有逾99%「黃金標準」的PCR檢測儀。
有了這款檢測「神器」,民眾或許可以告別挖鼻的日子。如果當局認可,它可成為大型活動或出國前的檢測方式之一。
關鍵詞:快、准、省事
以下是這款名為PASPORT唾液自檢儀的基本信息:
全名:Parallel Amplified Saliva rapid POint-of-caRe Test (PASPORT)
研發團隊: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新加坡中央醫院、新加坡國立癌症中心、新加坡國立大學
檢測準確度:97%(比一般ART檢測高,接近PCR檢測)
檢測特異性:90.6%
檢測結果等候時間:約15分鐘

PASPORT唾液自檢儀獨創兩個孔的設計,能更好地探測和標記病毒。(新加坡國立大學)
值得注意的是,PASPORT不似其它唾液ART檢測儀,後者嚴格要求使用者必須禁食一夜,在隔天刷牙或吃早餐前採集唾液樣本,以免因進食而造成檢測結果不準確的後果。
它可隨時隨地檢測,不受使用者的身體情況限制。
領導研發團隊的傳染病學醫生唐健航解釋,這是因為PASPORT在設計上多了一個孔。
第一個孔就如普通ART檢測儀一般,用於捕捉病毒;
第二個孔則使用一種納米粒子來放大病毒信號,讓檢測儀更敏感地探測和標記到冠狀病毒。
簡單來說,這款檢測儀雙管齊下,病毒蹤跡很快就顯現,也無需使用者「斷水斷糧」幾小時來確保準確度。

我國普遍使用侵入式的鼻拭子檢測。(海峽時報)
PASPORT的另一大特點則是可分辨不同的冠病變異株,包括近日引起人們關注的新毒株奧密克戎(Omicron)。
與公眾熟悉的自助ART檢測儀一樣,除了常規地將抗體放置在檢測線上捕捉病毒蛋白,研發團隊還在此基礎上,額外放置了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蛋白。
感染冠病的原理,是由於病毒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表面受體ACE2結合,而讓病毒入侵複製繁殖。而變異毒株的刺突蛋白可能發生結構變化,導致其逃脫抗體探測,ACE2蛋白恰好能彌補這一漏洞,讓變異毒株無所遁形。
杜克—國大醫學院黃英勇教授說:
「病毒能否侵入細胞的關鍵是通過ACE2,隨著病毒變得更具傳染性,例如德爾塔和奧密克戎,測試將變得更有效。」
他強調,PASPORT將能協助醫護人員儘早診斷病患,而無需花時間等待病毒樣本送往實驗室化驗,大大減低患者演變為重症的風險。

(聯合早報)
據悉,研發團隊已經與醫療設備公司達成特許協議生產,但還未向衛生科學局提交銷售申請,與當局洽談後預計在接下來三至六個月後推出市場。唐健航醫生說:
「這個可靠、不痛的唾液ART檢測儀,不僅價格可負擔也方便使用。這將鼓勵更多人頻繁接受檢測。如此一來,不但能在臨床上更好地監測冠病,也能在機場、大型會議、甚至在家裡派上用場。」
本地PCR檢測費用介於107新元至200新元,普通ART自檢儀大約10新元左右,這款PASPORT唾液自檢儀尚未公布售價,希望誠如研發人員所說,是人人都可負擔得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