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九年的試點計劃後,胰腺移植正式被列入全國計劃,讓新加坡成為東南亞唯一提供胰腺移植手術的國家。
衛生部今年4月批准設立全國胰腺移植計劃(National Pancreas Transplant Programme),醫療團隊由來自國立大學醫院和新加坡中央醫院的醫療人員組成。
團隊會先決定哪些病患適合接受手術,再把他們列入等候名單,並負責在手術前後照顧病患。這項全國計劃服務的對象是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首兩年所有的手術都將在國大醫院進行,衛生部會在兩年後檢討計劃的成效。
出任全國胰腺移植計劃主任的是國大醫院器官移植中心成人腎臟和胰腺移植計劃高級顧問醫生張和義副教授,副主任則由中央醫院泌尿科高級顧問醫生顏慧俐擔任。
張和義昨天(12月11日)在記者會上解釋,胰腺移植成為主流服務意味著這是一項永久的服務,醫療團隊現在可以擴大涵蓋範圍,照顧國大和中央醫院以外的病患。
新加坡是在2012年展開全國胰腺移植試點計劃,首宗胰腺和腎臟雙器官移植手術同年9月完成。本地至今有五起胰腺移植病例,其中四人是一型糖尿病患者,另一人患二型糖尿病,除了胰腺外他們也同時移植了腎臟。
一型糖尿病是因胰腺無法分泌胰島素引發的;二型糖尿病則因患者不能利用胰島素把血糖轉化為能量,兩者都會導致血糖飆升。
目前,同時接受胰腎移植的患者雖以一型糖尿病患占多數,但醫學界近年來也發現,這類手術也對一些需要注射胰島素的二型糖尿病患有益。
劉禮平(50歲,冷氣技師)是本地首名,也是至今唯一一名完成胰腎雙器官移植手術的二型糖尿病患。他27歲患糖尿病,多年來因為工作壓力和飲食習慣不佳,40多歲時腎臟衰竭,2014年開始洗腎。
他受訪時說,當得知有適合的器官時,他當下就決定接受手術,給自己一個重生的機會。手術後三個月,他明顯感受到「生活變得不一樣」,不用再打胰島素和洗腎。他的醫藥費約為8萬元,扣除津貼和保健儲蓄後得支付5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