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作為亞洲為數不多的已開發國家,在這裡,每個人都能得到政府的保障,社會福利好到讓所有人羨慕,說是已經幾乎接近了共同富裕也能毫不為過。
疫苗
新加坡宣布凡是在新加坡的民眾,不論國籍,不管身份,人人都可以免費接種疫苗。
為了保證疫苗接種工作的有序進行,三階段分批接種,不論身份,先看工種:
第一批:醫療等前線人員;
第二批:1. 70歲以上高風險人口 2. 高傳播風險領域職工,如建築業,海事加工業;
第三批:適合接種的其他公民及長期居民(EP, SP, WP, DP, LTVP, 留學生等)。
去年下半年份新加坡有一批短期工作簽證也有序接種,剛超8成接種完,政府又在有序展開追加劑的施打,讓60歲及以上年長者和樂齡護理設施住戶,在完成接種兩劑疫苗的6-9個月後,接種第三劑疫苗。中度至嚴重免疫缺陷者,應在接種第二劑疫苗的兩個月後,安排接種追加劑,大難面前,新加坡讓我們都一樣。
津貼
疫情不但威脅大家的身體健康,還直接影響大家的收入,為了讓大家安心防疫,新加坡先後豪擲上百億幫助大家共渡難關!
1、失業、被迫連續三個月拿無薪假的員工或自僱人士,每月補助高達700新,長達3個月。
2、收入連續三個月平均減少至少50%的員工或自僱人士,每月補助高達500新,長達3個月。
3、被強制申請無薪假至少一個月,或減薪至少50%的員工,給700新或500新的一次性補貼!
4、商鋪亦是如此,對符合條件的政府產業租戶將獲得一個月(30天)的租金補貼,私人業主的租戶直接領取半個月(15天)的租金補貼。
5、甚至留學生也被兼顧到,去年新加坡教育部宣布延長大學和理工學院畢業生暫停償還在新加坡和海外求學的貸款及利息的期限4個月。
住房
新加坡人,已做到了「居者有其屋」。
在新加坡,一對小夫妻的公積金帳戶的積蓄就能輕鬆支付一套新組屋的首付。不過政府還是擔心大家買不起房,就有了後來的公積金制度。光是給錢,也不是長久之地。為此,新加坡還通過強制徵用土地的法律,控制新加坡75%左右的土地資源,以便保證修建組屋的土地供應。
一系列的組屋政策,讓新加坡實現了人人有房住的生活理想,說是實現了共同富裕也毫不為過。
公積金
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始於1955年,是新加坡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只要你是新加坡人,到了年紀就會強制繳納。
1、公積金就是要符合新加坡精英社會的調性,公積金普通帳戶可支付自己及家庭成員的本地理工學院和大學的費用!
2、醫療保健也是公積金非常實用的一點,部分住院費、部分門診帳單、疫苗費用、體檢費用等醫療費都可以用醫療保健帳戶的錢,而且,醫療保健帳戶還可以支付樂齡健保和終身護保計劃保費,這就是給全民上醫療保險。
3、新加坡的公積金帳戶還可以在養老方面起到關鍵作用。55歲以後,普通帳戶和特殊帳戶里退休存款計劃的錢會轉進養老帳戶,65歲時,大家便可以開始領取養老金。
教育
新加坡政府學校會優先錄取本地公民和永久居民。
1、政府在託兒費方面提供高達300新的基本津貼,而且在職母親也能享有額外津貼。如果有特別需要的家庭,還可申請一筆一次性的起步津貼,最高可達1000新的津貼。除此之外,公積金也為低收入家庭提供一筆援助金,每月50新,抵消剩餘的學費,無須自付。
2、幼兒園等基礎教育奠定好了基礎,接下來的階段也層層扶持。小學學費年年漲,只有公民沒有漲,0元免費入讀;中學5新一個月,還有獎學金可以拿;大學期間,本地人也是所有學生中交錢最少的群體。
育兒
1、家庭月入3000新或者不到3000新,那麼新的津貼制度下,每月的幼兒園費用只需要付3新就夠了!剩下的767新,政府給你津貼!
2、家庭月入12000新新的津貼政策實施後,可以獲得80新的額外託兒津貼,每個月只用付390新,娃就可以上託兒所。
3、育兒津貼漲,生娃更受鼓勵。接受「宮腔內人工授精」助孕術的夫婦,只要不到40歲,受孕成功的可能性大新加坡衛生部就提供高達75%的津貼,每次療程的補助上限可以有1000新。
醫療
新加坡擁有發達的醫療設施及醫療水準。
1、在新加坡全國衛生總費用中,個人自付的比例占60%以上。新加坡政府主張「保健儲蓄」,「保健儲蓄」就是為老年時期住院以及為疾病風險積累資金。
2、儲蓄帳戶只限支付住院費用和少數昂貴的門診費用,可供一家三代(父母、夫妻、子女)共同使用,住院費用由國家補貼、個人醫療帳戶和個人三者承擔,而不是全額由個人帳戶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