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新加坡發生的電信詐騙案是越來越多了。
騙子冒充快遞公司、冒充本地銀行、冒充新加坡衛生部、冒充新加坡警察部隊......類似案件屢見不鮮。

示意圖,圖源:海峽時報
隨著人們的防範意識加強,不僅有騙子冒充新加坡警察部隊,簡訊內容還相當煞有其事,看起來真的像警方在辦案。
就連發送簡訊的手機號,在手機上看發信人也是新加坡警察部隊Singapore Police Force的正規縮寫SPF,逼得警察部隊不得不發文告澄清,避免他人受騙。

圖源:新加坡警察部隊
上個月,OCBC華僑銀行的400多名用戶,就陷入了釣魚簡訊的騙局,一共被騙走了850萬新幣!
類似現象層出不絕,數額之巨讓新加坡政府都坐不住了。
新加坡的「中央銀行」——金管局,就表示,目前正在考慮對華僑銀行,進行監管行動。

圖源:Todayonline
當然,在金管局介入前,他們已經督促華僑銀行先進行徹底調查,發現並確認在騙案頻發的整個過程內,華僑銀行可能存在的缺失。
實際上,或許也就是在質詢華僑銀行,為什麼旗下那麼多客戶的個人信息會泄露,並被不法分子利用。

圖源:OCBC
在華僑銀行採取必要措施後,金管局再考慮介入。
其中之一,或許就是實施跨境轉帳冷靜期。
跨境轉帳對於很多在新加坡生活的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留學生們從父母那裡接收生活費和學費,很多打工者們也會將賺到的一部分錢寄回國。

圖源:88razzi
信息時代的到來,讓很多人不必親自跑去匯款中心,只要在手機上電腦上點擊一下,就能輕易完成轉帳操作。這正給了不少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而且,騙子騙走錢後,很容易經過多次轉帳,將騙來的錢迅速洗得乾乾淨淨,事後追查起來都非常困難。
政府認為,跨境轉帳冷靜期的加入,可以有效避免一些詐騙行為的產生。
同時也讓詐騙案受害者,在被騙後有足夠時間反應過來,並阻止被騙款項轉移,造成實質上的經濟損失。

但是,要封堵新加坡本地帳號相對容易,目前,新加坡警方已經加強了和銀行之間的合作,在一天之內就能凍結接收詐騙資金的新加坡國內銀行戶頭。
但是,要凍結海外戶頭的資金流入,卻是新加坡警方力不能及的範圍,只能寄希望於加強與國外警方的合作。
同時,金管局現在也在與銀行和付款公司合作,在不損失日常付款便利性的前提下,採取額外措施降低詐騙風險。

圖源:CNA
當然,詐騙案頻發,個人保持警惕也相當重要。對此,國務資政兼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再次呼籲民眾要時刻保持警惕。
除了保持小心外,公眾遇到未經驗證的連結時避免點擊,也不要在任何場合泄露網上銀行憑證或密碼。
同時,隨時監控交易通知,儘早發現並向銀行通報未經授權的付款,追回款項的機會就會提高。

圖源:飛魚出海
不過,目前實施跨境轉帳冷靜期還在初步探討階段。
但是當局認為民眾只要能做到以上這些,詐騙罪案發生的可能性就會降低。
網絡上,對金管局可能實施轉帳冷靜期的做法議論紛紛。有人認為,銀行應該承擔一部分責任,提前向用戶諮詢,才能更好避免用戶遭受損失。

另有人將矛頭指向了電信公司,認為他們沒有及時處理封禁詐騙者的通信方式。要求受害者察覺分析每一次接收到的簡訊是是真是假,不切實際,應該從電信公司這一源頭解決問題。

當然,針對已經受損的銀行客戶,不少網民認為銀行應該給予補償,銀行內部監管系統出現疏漏,導致了詐騙案頻發。

事實上,針對去年12月發生的469名客戶被騙案,華僑銀行已經開始了賠償工作。
華僑銀行發布了新聞稿,表示經過查證後,從這個月8號開始決定按情況為部分客戶做出補償。截止到現在已有超過30人獲得賠償。

另外,針對銀行客服熱線難以撥通的問題,華僑銀行也表示將迅速改進,並提供積極援助。
最近,新幣對人民幣的匯率上升。在去年11月跌破4.70大關,並最終探到4.64後,一路穩步回升,維持在4.70以上。

現在的實時匯率,圖源:新浪財經
市場分析,金管局可能在不久後進一步收緊新加坡貨幣政策,以緩解通脹壓力。
因此,新幣對人民幣匯率還是有可能會在未來繼續攀升。
不過,一旦未來強制性地實施跨境轉帳冷靜期,對個人來說,也可能會耽誤事情。
比如收款人急需錢用,卻因為這短短的冷靜期而錯過時間。
冷靜期的長短,決定了部分用戶的體驗。這值得當局和銀行商榷,仔細思索得出一個相對合適的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