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子裡的貴氣什麼樣?
This is the Eileen Show.
別看新加坡國土面積,也就差不多北京五環內的大小,但每年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單上的排名爭奪,還是挺激烈的,而且大多都是華人:
有海底撈老闆夫婦,也有前幾天剛講的大馬首富郭鶴年家族的繼任掌門候選人之一郭孔豐,更有不少老錢家族是組團上榜。
所以,周玉琴以16.5億美元(約合105億人民幣)身家,作為唯一單獨位列福榜的新加坡女富豪,就頗為醒目了。

然而,她背後的豪門家族,卻比鄧麗君差點嫁入的大馬豪門郭家,還要低調神秘得多……

1
先說周玉琴自己,畫風就頗不同於那許多風頭正盛的千金名媛們。
她並無大牌高定加身,卻以各種手工定製旗袍,馳騁商場三十餘年。

參加頒獎典禮時,有隆重華麗的絲綢旗袍;

接受訪談時,有斯文雅致的素緞旗袍;

做公益活動時,有輕簡易行的棉布旗袍。


這位仿佛從舊時代走出來的名媛大小姐,最初其實僅僅是貪圖旗袍的方便,因為不用費心搭配,又能適合各種場合。
久而久之,她便越發對這種華人傳統服飾有了偏愛,也更能穿出氣韻。

這樣一位大家千金,從小是生活在什麼環境中呢?
看看她家老宅,或許能猜想一二,沒有鑲金雕玉的奢華,卻氣派不凡,滿載著家族的歷史與傳承。

這座外觀獨特的3層白色洋樓,身後就是高聳的現代化大廈,形成鮮明的對比。它有著近百年的歷史,在2003年還被列為受保留建築物。

希臘古建築愛尼亞柱構建的大門,模仿印度豪宅的圓頂塔樓,

歐式的門廊和吊燈,外加娘惹風格的地磚;


這座始建於1926年的建築,歷經幾代人的改造,融合了中西方各國元素,卻並不雜亂,反而更彰顯主人家的品味和貴氣。

而屋內的家具器物,很多都是從二戰後保留下來的,寫滿了整個家族的回憶。

這棟洋樓,叫做「陳振傳大廈「,用的正是周玉琴外公的名字。

而周玉琴的另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她是以外孫女的身份,直接代替外祖父,成為家業的掌舵人,這在華商之家可是極為罕有的。

2
說起陳振傳,也就是這個家族的上代掌門,在國內知曉的人或許不多,但在新加坡,他可是鼎鼎大名的「華僑銀行先生」。
他原本也是富家少爺,卻在14歲時喪父,家庭也因此出現危機。

陳振傳不得不放棄留學計劃,而在本土上學,卻也因此,得以認識了未來的太太黃海倫。
緣分也是天定,1925年,在家族友人的介紹下,陳振傳加入了父親曾經工作過的華商銀行,而彼時的華商銀行總經理,正好就是他未來老丈人黃天成。
一年後,陳振傳與海倫成婚。
這可是近百年前的西式婚禮,婚紗西裝,花童相伴,外加幾層高的婚禮蛋糕,還是相當有排場的。


彼時的他們尚不知道,這場婚姻,將讓獅城的商界、政壇的大佬們之間,多多少少都沾上了點姻親關係。
比如,黃天成還有個外孫女柯玉芝,嫁給了新加坡國父、首任總理李光耀,而他們的兒子李顯龍,則是現任新加坡總理。
而陳振傳的侄子陳慶炎,曾擔任新加坡報業集團的主席,後來又當選了新加坡第七任總統。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後生可畏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陳振川那一代打江山可著實不容易。
經歷了戰亂和世界經濟大危機,直到1939年,陳振傳才有能力買下後來作為祖屋的「陳振川大廈」。
這座洋樓,最初是由著名的東南亞華僑領袖陳嘉庚興建的,廈門大學就是他創辦的。

到了1942年,陳振傳成為由和豐銀行、華商銀行、舊華僑銀行三大銀行合併而成的新華僑銀行的董事總經理。

陳振傳和Chulia街上的舊華僑銀行大樓
戰亂年代,守家守業都不容易。
陳振川在自家的白色洋房,接待過許多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也經歷過二戰期間,被迫離國,結果家中家具被洗劫一空的無奈。

到了19世紀60年代初,英國殖民者終於撤離新加坡,拋售了大量低價股票。
陳振傳覺得這是大好時機,趁機為華僑銀行吸納了一大批優質企業的股份,其中包括羅敏申集團、萊佛士酒店和海峽貿易等,希望藉此拿回亞洲人的控制權。(先記注這幾家企業哦。)
他也由此被尊稱為「華僑銀行先生」。

直到1983年,老先生才以華僑銀行終身榮譽行長身份,光榮退休。

除了商業上的建樹,陳振傳始終為華僑在新加坡享有公平的公民權力而奔走,還設立了陳振傳基金會負責資助各慈善團體。

周玉琴的母親陳瓊蓮出席基金會活動
2005年,陳振傳98歲高齡去世。
老先生一生坦蕩,言傳身教之下,陳家後人皆踏實低調,上下和睦,既不沾染紙醉金迷的生活,也沒有妻妾成堆的風流韻事,更沒有抓馬的爭產戲碼。

周玉琴一家人
從左到右:弟弟周桂山,二姐周玉香、父母、大姐周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