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會提出退休與重新僱傭(修正)法案二讀,法案將明文規定人力部長可以將法定退休年齡和重新僱傭年齡分別調高至65歲和70歲。
退休延長
目前,新加坡的法定退休年齡和重新僱傭年齡分別是62歲和67歲。政府也已經宣布,法定退休年齡和重新僱傭年齡,將根據勞資政三方取得的共識,從明年7月開始分別調高至63歲和68歲。
公共服務部門已經做出表率,從今年7月1日起將退休年齡調高至63歲,並重新雇用合格公務員至68歲。

人力部長陳詩龍強調,「到了55歲,你仍然可以提取至少5000元,並從65歲開始獲得公積金入息。」
明年1月1日起,55歲至70歲的雇員也能享有多兩個百分點的公積金繳交率。這是因為考慮到疫情對不同行業及年長者就業的影響,政府將原定今年1月調高的年長員工公積金繳交率延至明年推行,以協助僱主更好地應對疫情期間的成本壓力。
返聘重雇
法定退休年齡的目的不是要強制員工工作到某個年齡,而是保護員工免受歧視,避免僱主以年齡為由辭退他。

超過95%重新受僱做同樣工作的年長員工,薪資和福利都沒有被僱主削減,絕大部分的重新僱傭員工都繼續現有合同,或簽訂新合同,重新受僱從事同一份工作。
陳詩龍說,「儘管如此,勞資政夥伴同意從明年7月1日起,與一般薪資水平一同增加EAP數額的最低和最高頂限。」
年長者新冠風險
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醫生髮表部長聲明時說,新加坡目前的冠病死亡率為0.2%,與感染肺炎的死亡率不相上下。

0.2%的冠病死亡率意味著,即使獲得最好的醫療護理,新加坡的冠病死亡人數仍會上升。每年可能有2000人因冠病逝世,大部分將是年長者和健康不佳者。
每年約有4000人死於流感、病毒性肺炎和其他呼吸道疾病,大部分也是年長者和健康不佳者,去年有4153人死於流感或肺炎,比前年的4442人少了6.5%。
未接種疫苗且患有潛在健康問題的年長者,染疫後罹患重症和死亡的風險更高。過去六個月因冠病逝世的病患中,近95%是60歲以上的年長者。
新加坡未接種疫苗的年長者人數,從今年7月的20萬人,減少到目前的不到7萬人。
死者當中,72%未完成接種,已完成接種的那28%,幾乎都有潛在健康問題,例如高血壓、糖尿病、癌症,以及心臟、肺部或腎臟疾病。
未接種者自付醫費
有議員和公眾建議,未接種疫苗者感染冠病後,應自己承擔醫療費,衛生部長王乙康表示將會慎重考慮這些建議。

讓病患自付醫療費,目的並不是為了稅收,畢竟醫療費仍然可獲得大幅津貼。
實施疫苗接種差異化安全管理措施以及工作場所的指導原則,讓完成疫苗接種的公眾,在能夠參與更多社區和經濟活動的同時,也保護未接種疫苗的公眾。
樂齡活動
人民協會從11月1日起恢復部分樂齡活動。
完成冠病疫苗接種以及從冠病中康復的60歲及以上年長者,將能到21個民眾俱樂部、聯絡所和綜合民眾設施恢復參加部分樂齡活動。

活動和課程將按現有的安全管理措施舉行,包括室內不戴口罩的課程人數不可超過30人、室內戴口罩的課程每班最多50人、參與者最多只能兩人一組。
已恢復
目前恢復的活動不需要參與者共用設備,減少病毒通過人們碰觸表面傳播的風險,包括:
排舞、氣功、快步走、尊巴和太極拳等;
現場演出如歌台和地方戲曲;
電影放映會和演唱會,以及導覽活動等。
暫未恢復
高風險、需在室內摘下口罩、以及需要使用共同設備的活動的活動,暫不恢復:
歌唱、吹奏管樂器、聲樂和演講訓練等;
卡拉OK歌唱班、打麻將以及下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