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新國找工作?現有6300個空缺和實習機會 

2020年08月26日   •   4788次閱讀

(新加坡26日訊)有近千家製造業公司加入「新心相連」職業與技能計劃,提供超過6300份工作與實習機會,薪水中位數可高達4700元(約1萬4100令吉)。

今早,貿工部長陳振聲,人力部長楊莉明與通訊及新聞部長易華仁三名部長,走訪位於裕廊國際商業園The Strategy大廈的美國醫療器材公司 Becton Dickinson。本地的公司是該公司的大亞洲區與東南亞地區總部。 Becton Dickinson計劃接下來幾年在本地注資近1.8億元(約5.4億令吉),並創造超過300份新工作。

這是近期部長們計劃在本地各職業領域造訪的第二站,三人到訪公司也觀看公司的醫療產品展示。三名部長也在記者會上指出,雖然冠病打擊各業,本地製造業,尤其生物醫藥科學仍呈現良好就業機會。

人力部今早發布第三份就業情況報告,本地製造業領域有近1000個公司加入」新心相連」職業與技能計劃,目前提供超過6300個就業,見習及實習與就業機會給本地求職者。

當中,有5100個屬於專業人士、經理、行政人員和技術人員(PMET)等級的工作。根據MyCareersFuture.sg數據,最多職缺的工作包括工程業專業人士、電子工程師、工程技師、生產文員等等。這些工作的薪金中位數介於1500元(約4500令吉)到4700元。像電子工程師的中位數薪資就達4700元,而工程業專業人士則為4450元。生產文員則為1500元。

楊莉明今早指出,在6300個機會中,有3200個是工作機會,其餘是見習,實習與訓練機會。

陳振聲、通訊及新聞部長易華仁和人力部長楊莉明走訪美國醫療器材公司Becton Dickinson。(蕭紫薇 攝)

今年4月到6月間,有超過730名求職者在「新心相連」就業與技能計劃下,加入了製造業。當中有62%的是中途轉業者,透過勞發局專業人士轉業計劃轉行。

自6月起,60名畢業生在業內超過25家企業爭取到見習機會。此外,2020年上半年有1萬9000人通過職業轉換與技能提升計劃找到工作,這與2019年同期增加15%。

生物醫療業逾400工作機會

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生物醫療製造業產量,若跟去年同期相比就成長26.7%。我國在這方面也是許多大廠商選擇設廠的地點,而且這些企業仍在繼續聘僱中。

目前,有超過50家公司提供近400個工作機會,但75%的職缺仍未找到人選。有關當局將推出新計劃協助更多人投入這個蓬勃發展的行業。

報告指出,為了確保本地求職者繼續能夠在疫情之下能了解有哪些工作機會,人力部、勞發局和其他合作夥伴如就業與職能培訓中心(e2i),已加強對尋找工作的國人的援助。

今年首7個月,已有3萬6400求職者已得到基本的就業諮詢建議或是尋工的援助。這個數字跟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0%。此外,更多求職者在阻斷措施期間,也更能適應透過電話或是視訊方式來接受就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