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面對疫情,都不能鬆懈。
新冠病毒核爆,新加坡疫情發展又有新變化,本地感染成為防疫重點。
(4月1日),新加坡的新增確診人數再創新高,單日新增74例,其中有20起為境外輸入病例,剩餘54起為本地感染,其中又有25起來源不明。
並且昨天又出現新的感染群,10多名來自本地一家養老院的老人被感染,他們很多為80歲以上的老人,其中最年長的一位老人102歲。

消息一出,網友議論紛紛,因為像養老院這樣的地方一旦受到病毒的侵襲,就有可能產生大規模的群體感染事件,因為老年人本身狀況就比較脆弱,感染機率尤其是導致重症的機率比較大,這將會給醫療機構帶來巨大的壓力。
那麼這些老人是怎樣被感染的呢?相關部門又會採取什麼措施進行防範呢?
新加坡首現 安老院群體感染事件
新加坡衛生部昨日通報,4月1日新增病例的其中10起與李亞妹安老院有關,而該安老院(3月31日)已有一名86歲老婦確診,加上今天的10起新病例,該安老院已有11人被感染,已成為新的感染群。

這些感染者中,除了兩位年紀分別為42和44歲的安老院職員,其餘全部都是安老院的老人,他們中最年輕一位老人的年齡為52歲,最年長者為102歲。而且這些老人全部都是女性患者。他們的平均年齡為83歲,其中85歲以上的老人占到了百分之78。

這個感染社群應該也是新加坡迄今為止,年紀最大的感染群。
那麼針對高齡老年人的身體特徵和健康狀況,衛生部門又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進行防範呢?
新加坡衛生部和護聯中心今天向本地所有療養院發出通知,要求他們加強防疫措施,避免住戶感染新冠病毒。

新條例規定,所有療養院必須採取的額外預防措施,這些措施為:從4月2日起,禁止所有訪客探訪直到4月30日。在這期間,療養院將安排住戶和看護者通過視訊或電話等方式溝通。
另外,療養院也必須確保住戶之間保持安全社交距離。至於那些超過200人的療養院將劃分區塊,隔開住戶。身體不適的員工也不應該上班。

同時衛生部和護聯中心將密切關注,並同療養院合作,確保住戶的安全及員工的健康。
三名醫護人員被感染
其實在世界範圍內,新加坡的老齡化程度還不算最嚴重,尤其是與同為亞洲國家的日本相比較,但是在東協國家中,新加坡是老齡化程度最多的國家。
不用列舉詳細的人口數據,僅僅是從滿大街花白頭髮的德士司機以及巴沙里收拾桌椅的清潔人員,就可以看出新加坡老齡人口之眾。

老年人多帶來的不僅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問題,還會造成健康衛生的負擔,尤其是在醫療領域,面對著新冠病毒的挑戰更是如此,因為一方面要將醫療資源傾斜給更容易發生重症疾病的老人,一方面又要防止醫護人員被感染,避免本來就緊張的醫療面對更大壓力。

而昨天新加坡就出現了這個狀況。因為不僅有養老院的老人被確診,三名醫護人員也被證實感染。這三名確診醫護人員中,兩人是中央醫院的職員。另有一人為黃廷芳醫院的醫生。
在前天的新增感染者中有一名29歲的新加坡籍女子,她在中央醫院擔任臨床研究協調的工作,3月30日曾到醫院上班,但沒有和病人接觸。她當天出現症狀後,隔天(31日)確診。

另一名患者也在中央醫院工作,她是一名護士,這名37歲的本地女子3月14日至20日期間曾到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她上個月30日到醫院上班,同一天出現症狀,隔天下午確診。此外黃廷芳綜合醫院的一名26歲的新加坡籍醫生被確診。她在31日出現症狀後就沒有上班,隨後被確診。

目前三人都在隔離治療,她們所屬的醫院也進行了消毒清潔的工作,密切接觸人員也都在進行隔離觀察。
當局提醒:老年人儘量不要出門
此外,針對新加坡疫情發展的新特點和老年人身體狀況,新加坡當局也敦促居家養老的老年人儘量留在家中,不要外出。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表示,當局理解,年長者周末到巴剎,或者和朋友見面、吃飯,是他們的日常社交活動,但在這個時期,作出改變是必要的。

他說如果年長者須要上巴剎,可選擇平日人比較少的時候,他同時表示,作為子女的,必須保護父母親以及祖父母們,減低他們患病的可能性。
其實無論是年長者還是年輕人,面對病毒都要打起十足的精神,重視它,做好防疫工作,尤其是這個特殊時期,不扎堆,不聚集,保持安全距離,既保護自己和家人,也對社會盡一份職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