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工人黨(1月19日)召開黨員論壇。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在會上發言時指,國會裡朝野議席數量的「正確平衡」絕對重要。

畢丹星在國會發言(取自網際網路)
他特彆強調,只有讓行動黨少於三分之二國會議席,才能讓它無法輕易修憲,在野黨也才能促使人民行動黨改變政治方向。
他表示,再多非選區議席也無法有效起到監督作用,只有在選民用選票委託反對黨為民請願時,反對黨才能發揮有意義的作用。
他還以民選總統保留選舉為例,認為政府急於修憲,更多是為了不讓陳清木參選。「如果政府在國會的議席少於三分之二,行動黨就必須理性說服國人,民選總統實現族群輪替是迫切和必要的、遲緩不得。」

這不是工人黨第一次提出國會議席數的「正確平衡」議題。工人黨前黨魁劉程強也曾提過。2011年大選時,工人黨喊出「第一世界國會」的口號,其實也是聚焦於國會議席數的「正確平衡」。
這個口號的涵義,也是指在野黨必須能拿到三分之一國會議席,新加坡才算擁有「第一世界國會」。
劉程強自2001年起擔任工人黨秘書長。2011年,他率領工人黨團隊擊敗阿裕尼集選區由前外長楊榮文率領的人民行動黨團隊,這使得工人黨一舉成為國會最大反對黨。
該黨在國會89個選區席位和3個非選區席位中占有9席,包括阿裕尼集選區的劉程強、林瑞蓮、陳碩茂、畢丹星、莫哈默費沙,後港單選區的方榮發,以及3席非選區議員。

畢丹星在上次大選群眾大會上發言
2018年4月,劉程強不尋求連任,不參與該黨秘書長選舉。時年41歲的畢丹星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當選為工人黨新黨魁。
畢丹星在今早的黨員論壇上說,工人黨在來屆大選中將派出在公眾眼中能成為優秀議員、能管理好市鎮理事會的候選人。工人黨將著眼於有素質、來自不同背景、具備不同生活經驗的人選。
他還說,「朝野議席的正確平衡不是隨意提出的數目,而是議會民主制的檢查機制,防止執政黨將自身的政治利益置於優先位置。」
坊間猜測,來屆大選很可能是在今年,而且很可能是今年的上半年。

畢丹星在去年黨員論壇上(工人黨面簿)
畢丹星去年一月在工人黨舉辦的常年黨員論壇上,第一次以工人黨秘書長身份發言時,就提出工人黨的中期目標是「角逐並拿下三分之一國會議席」。
有分析人士指,畢丹星這次的發言,重提了去年所說的目標。但這個目標並不容易實現。三分之一國會議席,意味著30個議席。而且目前工人黨只有9個議席。
另外,畢丹星以阻擋執政黨修憲來作為號召,效果如何也值得觀察。畢竟2011年大選工人黨提出「第一世界國會」時,民間對交通、組屋、醫療、養老和移民問題都有不少「民怨」。可是針對修憲,是否真的存在這種「民怨」。
新加坡最近一次修憲,也是畢丹星提到的民選總統保留選舉制。在這一制度下當選的哈莉瑪總統,是40多年來的首位馬來裔總統,也是新加坡有史以來的首位女總統。

對於前國會議長哈莉瑪當選為總統,新加坡民意是否真有不滿?或對於行動黨修憲,是否真的是為了阻擋陳青木參選總統?民意不見得有非常一直的看法。
更何況,針對這個議題若真有「民怨」,那也更有利於陳清木醫生新成立的「新加坡前進黨」。分析人士表示,這其實也是畢丹星主打這一議題的不確定因素之一。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