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重申,新加坡必須避免選邊站,而且要深化和中美兩國的合作,並鼓勵各方遵照國際法行事。
維文是在昨天(3月2日)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外交部開支預算時,被國防及外交委員會主席、三巴旺集選區議員維凱(Vikram Nair)詢問,「新加坡是否需要和中美兩國都維持良好關係」後,作出以上表示。

三巴旺集選區議員維凱
他說,中美固然在今年1月就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但更棘手的問題留到了第二階段。「我們希望兩國繼續在這個方面取得進展。不過,貿易協定並不能解決雙方的戰略矛盾。」
他指出,美國一個選項是通過國際秩序讓中國按照規則行事,並在公平的基礎上相互競爭;另一個選項,是不計代價地維持美國全方位的支配地位,並通過國際規則限制中國的權力和影響力。
維文說,中國在提升全球影響力的同時,也得在「調整身段爭取各國的歡迎與尊崇」或「展現實力」之間做取捨。
「展現實力短期可能會讓中國成功地在國際舞台上爭得一席之地,但長期卻可能帶來怨恨和牴觸情緒,這不利於中國和全世界。」

維文指出,各自的戰略選擇,將決定中美是否能夠構建穩定的全球秩序,還是讓其他國家在針鋒相對中「掙扎求存」。
如果是後者,他形容「這將是人類社會的一大退步,每個國家會失去繁榮與穩定,同時造成猜忌和焦慮,導致這個世界問題處處。」
他指出,如果到了這個地步,想要應對氣候變化以及冠病19之類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將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維文重申,新加坡必須避免選邊站,而且要深化和中美的合作,並鼓勵各方遵照國際法行事。
另外他也表示,「中美雙方都得知道,新加坡雖然想保持和雙方的良好關係,但我們不會按任何一方的意願行事,而是有原則地去做最符合新加坡人長遠利益的事。」
他當天也談及為應對冠病疫情,我國實施入境限制可能會影響新加坡和中國的雙邊關係,因此我國執行這一措施前先同中國打過招呼,並闡述必須這麼做的原因,中方對此表示理解。
他說,新加坡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國家之一,也是國際交通樞紐,「採取非常手段不讓冠病傳入或輸出是有必要的。」
他透露近日與一名中方高層領導人交談時,對方向他表示中國理解新加坡必須做出這項決定的理由。維文還以華語轉述了對方的話:「我們可以理解你們的特殊情況。」

維文強調,實施入境限制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首要的考慮是保護公眾的健康。他說:「這些措施不針對任何國家、國籍或種族。」
維文說,中方也向我國表達謝意,感謝新加坡將本地研發的測試儀器和病毒檢測試劑盒送到武漢、捐贈個人保護裝備以及醫療用品,以及新加坡紅十字會為中國籌得超過600萬新元的善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