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享!SPV(特殊目的公司)是什麼

2020年10月14日   •   21萬次閱讀

在大型公司的收併購過程中,有一個經常出現的詞,叫做特殊目的公司(SPV), 那麼究竟什麼是特殊目的公司呢?今天就來講講SPV的特點和用途。

什麼是特殊目的公司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

特殊目的公司,又稱特殊目的實體(Special Purpose Entity),是母公司為隔離財務風險而設立的子公司。特殊目的公司是一個獨立的法律實體,主要由公司為單一、明確和具體的合法目的而設立。在公司破產的情況下,特殊目的公司可以履行其義務,因為其業務僅限於購買和資助特定資產和項目。

以下是創建SPV最常見的原因:

1. 分擔風險 一個公司的項目可能會帶來巨大的風險。建立SPV可以使公司從法律上隔離項目的風險,然後與其他投資者分擔風險。

2. 證券化 貸款證券化是創建特殊目的公司的一個常見理由。例如,當銀行從一組抵押貸款中發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時,銀行可以通過建立一個特殊目的公司將貸款與其其他債務分開。

3. 資產轉讓 某些類型的資產可能難以轉移。因此,公司可以創建一個SPV來擁有這些資產。當他們想轉讓這些資產時,他們可以將SPV出售,作為併購(M&A)過程的一部分。

4. 財產出售 如果房產銷售稅高於銷售實現的資本收益,公司可以通過創建一個SPV,擁有出售的房產。然後,它可以出售SPV(並就出售的資本收益繳稅,而不必支付房產銷售稅。

SPV可能帶來的優勢

私營公司和機構通過建立特殊目的公司更容易進入資本市場。

貸款證券化是創建特殊目的公司的最常見原因;一般來說,證券化債券的利率低於母公司公司債券的利率。

由於公司的資產可以由SPV持有,因此,這些資產仍然是安全可靠的。當公司面臨財務問題時,最終降低了投資者和利益相關者的信用風險。

股東和投資者對公司擁有未稀釋的所有權。

SPV可能造成的限制

在關閉特殊目的機構的情況下,公司必須收回資產,這將意味著涉及大量費用。

設立特殊目的公司可能意味著限制母公司的籌資能力。

對母公司部分資產的直接控制權可能會被稀釋,而這又可能在公司被稀釋時減少所有權。

一旦法規發生變化,對於設立這些特殊目的公司來說,很有可能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如果資產被SPV出售,母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將受到負面影響。

由於特殊目的公司在市場上的信譽與發起人或母公司不同,因此有時可能較難獲得資金,也較難從公眾中籌集資金。

SPV的財務報表

特殊目的公司的財務狀況可能不會作為股權或債務出現在母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相反,它的資產、負債和權益將只記錄在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上。 因此,投資者在投資一家公司之前,應始終檢查任何SPV的財務狀況。SPV可能會向投資者掩蓋關鍵信息,投資者無法全面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投資者在決定是否投資一家企業之前,需要分析母公司和SPV的資產負債表。

避免濫用特殊目的公司 2001年,本應蓬勃發展的能源公司安然公司(Enron)的大規模財務崩潰,是濫用特殊目的載體的一個典型例子。

安然公司的股票迅速上漲,該公司將大部分股票轉讓給一個特殊目的公司,並收取現金或票據作為回報。然後,該特殊目的公司利用股票對沖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為了降低風險,安然公司對特殊目的載體的價值進行了擔保。當安然公司的股票價格下跌時,特殊目的載體的價值也跟著下跌,安然必須支付擔保部分的債務。

對特殊目的載體的濫用絕不是安然公司唯一的會計伎倆,另一個例子是Bear Sterns,Bear Sterns創建了多個特殊目的公司,打算利用特殊目的公司幫助其資產籌集證券化貸款。它持續承受著巨大的風險,最終在關閉所有特殊目的公司後仍無法恢復公司的活力而倒閉。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