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即將逝去的街頭美食,傳承人拒絕買賣秘方...
新加坡有一檔街頭美食進入倒計時...
這個月底它將從新加坡消失...
在新加坡女皇鎮經營60年的小販攤位「無招牌滷鴨」,老攤主宣布月底停業,有人求購秘方也不肯賣...
這些逝去的美食,傳統的古味兒,或許只能留存在記憶中...

(圖:來源自網絡)
每每到午餐時間,前往美玲巴剎與熟食中心,大排長龍的滷鴨攤位基本上是常態...
「無招牌滷鴨」受歡迎的程度可想而知...

(圖:來源自網絡)
攤主林清金今年已經72歲,以熟悉的刀法切鴨肉,妻子陳賽玉也已經71歲,她每天則忙著招呼食客和準備飯、面、粥等。
夫妻倆住在宏茂橋一帶,每天凌晨4時許摸黑起床,前來熟食中心準備滷汁和其他食材,直至下午1時許開始收檔,清洗完畢後傍晚回家休息。
林清金說,自從他12歲小學畢業,就隨父母在昔日位於聯邦道的舊濕巴剎賣滷鴨,轉眼60年匆匆過去,如今也是時候與食客道別了。
11月27日(星期三)將是攤位營業的最後一天,林清金坦然地說,停業主要還是因為年紀大了,體力不如以前。
「我本身有尿酸問題,胃口也不太好,妻子則不時會腳痛,有時候無法出門開檔。」

(圖:來源自網絡)
他說,一些食客也發現他「手腳越來越慢」,而且一對兒女都各有事業,無意接手攤位,所以「無招牌」這個招牌將隨著夫妻倆一起退休。
...
那為何不賣了秘法呢?
讓這幾十年的老味道得以傳承?

(圖:來源自網絡)
老人說「之前有其他小販聽說我要退休,問我願不願意賣出秘方,但我一口拒絕了。」
這個秘方是他根據已故父親傳授的心得,加上他自己多年來累積的經驗,逐步改良而來的。
他弟弟多年前也曾開檔賣滷鴨,當時有傳授過獨門秘方給弟弟,但就算使用一樣的材料,少了背後多年來的經驗,煮出來的味道也會不一樣。
...
難道這個味道就這樣走出「退休」...
當下新加坡的小販正在申遺...這老味道難道終究成為逝去的味道...
或許有人可以出來做些什麼...
申遺申遺...就是保護這些即將逝去味道,保留新加坡原汁原味的國民食堂...
不是嘴巴說說,聯合國走走,該有真行動才是真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