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將對銀行業進行20年來的首次重組,此舉將允許科技企業和非銀行企業挑戰傳統銀行。據營銷信息服務公司J.D. Power稱,這種行業顛覆對客戶來說可能是雙贏的。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以下簡稱金管局)周四表示,今年年底前將接受五份新的數字銀行執照申請。其在6月宣布,虛擬銀行執照將作為「新加坡銀行業自由化進程」的一部分發放。



監管機構將發放至多兩張正式數字銀行執照,允許非銀行實體向零售客戶收取存款。監管機構還計劃發放最多三張數字批發銀行執照,以服務於中小型企業和其他非零售部門。
申請人必須證明他們有能力管理可持續的數字銀行業務,以及具備科技或電子商貿方面的經驗。金管局表示,正式數字銀行申請人必須由新加坡人控制,總部設在新加坡。而批發數字銀行既可以由新加坡實體控制,也可以由外國實體控制。


新加坡銀行業由三家主要的本土銀行主導——星展集團、華僑銀行和大華銀行。一些業務規模相對較小的國際銀行也是關鍵參與者。不過新加坡的技術進步已經催生了各種各樣的金融技術或金融科技公司,提供數字支付、在線轉帳和匯款等服務。
新加坡監管機構的舉措,是一種更廣泛轉變趨勢的一部分,即越來越多的亞洲客戶轉向在線銀行服務。
弗雷斯特(Forrester)研究諮詢公司的最新數據顯示,亞洲地區的許多客戶表示,自己應能在移動設備上完成任何財務工作。「亞太地區將加速採用數字銀行,並達到新的規模水平。中國的微眾銀行和韓國的Kakao等先行者已經預示了未來的趨勢,但這僅僅是個開始,」弗雷斯特分析師在上月發布的一份題為《亞太地區金融服務客戶的脈搏》的報告中寫道。
J.D. Power全球商業情報地區業務負責人安東尼(Anthony Chiam)表示,最終在新加坡獲得數字銀行執照的選定實體將經過貨幣管理局嚴格標準的徹底審查,這將使它們更加可靠。「我認為這對客戶來說是三贏的局面。」

新加坡金管局表示,即將發放的數字貸款執照將擴展至非銀行機構,以保持新加坡銀行業的競爭力和彈性。其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些新的數字銀行是在原有數字銀行的基礎上增設的,後者可能已由新加坡銀行業集團在金管局現有監管框架下建立。」
在6月份的初步公告發布後,包括新加坡電信和叫車巨頭格步(Grab)在內的多家非銀行企業初步表達了申請這些執照的興趣。
格步的一位發言人通過電子郵件告訴CNBC:「我們相信,數字化銀行將使新加坡更多的人可以獲得銀行和金融服務,並且更加方便。」
擁有數字支付業務的雷蛇金融科技(Razer Fintech)執行長賈思敏(Jasmine Ng)上周四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雷蛇希望通過我們的金融科技部門申請數字銀行全執照。」
安永全球新興市場金融技術主管瓦倫•米塔爾(Varun Mittal)表示,鑒於可供申請的執照總數僅為5張,許多公司可能會聯合起來成立財團來申請。他解釋說,這些夥伴關係將在分銷、技術和運營、產品和資本四個主要領域形成。
他告訴CNBC:「我預計大多數贏家將是(財團)。許可證的數量是有限、固定的,你最好提前進行聯合,因為只有四個月的時間。」
新加坡金管局表示,新加坡銀行業集團可以在申請數字銀行值執照的實體中持有少數股權。新加坡銀行業集團已經受到新加坡網際網路銀行業框架的管轄。外資銀行可以持有數字銀行申請人的少數股權,也可以持有數字批發銀行實體的任何股權。
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稱,未來幾年,全亞太地區的數字銀行勢必會超過傳統銀行。在新加坡,弗雷斯特調查的受訪者中約有五分之一的人表示,他們將考慮在未來兩年內轉向只提供數字服務的銀行。
但當地銀行似乎持樂觀態度。大華銀行一名發言人對CNBC表示:「我們歡迎新玩家在獲得數字銀行執照後可能帶來的多樣性。」
華僑銀行數字和創新業務主管普拉納夫•賽斯(Pranav Seth)向CNBC表示,該行願意建立新的合作夥伴關係和合資企業,服務於新的細分市場。媒體報道稱,華僑銀行正與包括新加坡電信(Singtel)在內的多家公司就其中一項銀行執照進行談判。
星展銀行執行長古普塔(Piyush Gupta)在7月份舉行的第二季度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有信心應對數字銀行進入市場帶來的潛在挑戰。「隨著數字化的興起,我們一直專注於重塑銀行業,」星展銀行的一位發言人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CNBC。
「如今,現有的銀行繼續強調創新,以開發數字銀行將能夠向客戶提供的功能類型。這些新玩家的加入將加劇競爭格局,」美國花旗集團亞太區和EMEA消費者銀行業務主管岡薩洛(Gonzalo Luchetti)對CNBC表示。花旗在新加坡已建立了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