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22日,新加坡新增確診3例新冠病毒肺炎病例,總病例達89例。
在新增的3例病例中:
1例是新加坡本月初從武漢撤回的公民;
1例與新加坡本地之前確診病例有接觸,屬於神召會恩典堂感染群;
最後1例目前尚未確認感染源。
新增病例雖然還在增加,但如今新加坡的民眾已經不像之前那樣恐慌,治癒出院的人數已經比還在隔離治療的人數更多了。
2月21日,新加坡10名新冠肺炎病人治癒出院,創下18天來的出院人數新高。

(圖:來源自網絡)
而新加坡治療新冠肺炎的學術也進一步在國際上受到肯定和關注...
2月19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柳葉刀》刊登了來自新加坡學者的評論《冠狀病毒的腸道感染:SARS-CoV-2的糞便經口傳播可能嗎?》。
該評論認為,新冠肺炎患者的糞便經口傳播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作者建議特別是在衛生條件差的地區,對於感染冠狀病毒患者糞便的處理必須遵守嚴格的預防措施,醫院的污水也應得到適當消毒。
該文章的作者是來自新加坡陳篤生醫院普通外科的三位醫生。
他們認為在武漢的早期報道中,2-10%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出現胃腸道症狀,例如腹瀉,腹痛和嘔吐。
與不需要重症監護室的患者相比,重症監護室患者的腹部疼痛發生率要高得多,並且在發燒和呼吸道症狀出現前1-2天出現腹瀉和噁心的患者中有10%發生腹痛。

(圖:來源自網絡)
文章提到:
非典期間的SARS病毒可以在乾燥後存活2周,在22-25°C和40-50%相對濕度的溫度下最多可以存活5天,此後病毒感染力逐漸下降。
在38°C和80-90%相對濕度下24小時後,SARS病毒的生存能力下降。
MERS病毒可在20°C和40%相對濕度下在不同表面上存活48小時,在30°C和80%相對濕度條件下存活時間降低到8小時。
儘管以前的SARS和MERS病毒都是直接飛沫傳播是重要的傳播途徑,但通過糞便排泄,環境污染和有害生物可能會導致病毒傳播。
文章指出,考慮到SARS和MERS的糞便排泄的證據,以及它們在有利於糞便-口傳播的條件下保持生存的能力,此次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也可能通過此途徑傳播。

(圖:來源自網絡)
文章總結道,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糞便經口傳播存在一定的可能性,為了預防這種可能性所帶來的影響,特別是在衛生條件差的地區,對於感染冠狀病毒患者的糞便的處理必須遵守嚴格的預防措施,醫院的污水也應得到適當消毒,
此外,還應該經常性地保持適當的手部衛生。
為此,可以使用冠狀病毒所敏感的含有乙醇的殺菌劑和含有氯或漂白劑的消毒劑。
文章最後更是提議,未來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糞便傳播的可能性的研究應包括環境研究以確定該病毒在有利於此類傳播的條件下是否仍能存活。
需要研究糞便中新型冠狀病毒的腸道侵害和病毒排泄,以調查糞便中新型冠狀病毒RNA的濃度是否與疾病的嚴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胃腸道症狀相關,以及是否還可以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恢復期檢測到糞便新型冠狀病毒的R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