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底,全球投資者計(GIP)划下的投資者,已經通過審批的基金,向新加坡投資9億5000萬元(該計劃是在GIP的方案二做出的投資)。
雖然EDB已提高GIP門檻,但是,更新後的計劃,吸引了更多企業主。哪些行業的企業主占比更多?

一、GIP吸引越來越多企業主
1、哪些國家的企業主最多?
去年3月,新加坡提高全球投資者計劃門檻,市場人士透露,更新後的計劃吸引了更多有意在新加坡擴展業務或設立總部中心的企業主來申請。
市場人士指出,較多GIP興趣來自中國。張樹光說,中國人口眾多、地理位置鄰近且文化相近,此外東南亞、南亞、歐洲和美國市場也表現出興趣。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其中多數是來自中國的企業主,面對中美局勢的不確定性,他們尋求在中立地點設立總部並進行投資,以擴展業務到其他市場。
肯尼狄理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德龍目前幫助至少10家公司進行重組,這些公司計劃以新加坡作為總部,拓展區域或歐美市場,並在海外上市。
安永亞太區家族企業主管張樹光說,高凈值人士對GIP的興趣與日俱增。在當前全球大環境不確定的背景下,企業主紛紛對業務模式和個人情況進行戰略調整。
2、哪些行業的企業占比更多?
精選基金企業之一Jungle Ventures創辦合伙人阿南德說,過去一年多,投資者、尤其是中國投資者對GIP基金有興趣,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投資者興趣也增加。
他透露,投資者來自中國、印度和馬來西亞的製造業、科技業和物流業。
來自製造業和工業領域的投資者往往尋求分散投資組合,擴展到科技領域,跟上全球市場趨勢和把握科技發展。「也有新興領域如機器人和人工智慧行業的投資者,尋求投資新加坡市場提供的全球投資機會。」
Paeonia集團董事總經理蔡時進受訪時指出,新加坡科技研發水平良好,家辦主要投資擁有新興科技、有擴展區域和海外市場計劃的早期初創公司,為本地初創科技企業生態圈出一份力。
李德龍觀察到,高科技、人工智慧、食品、製造業、物流等行業公司都有興趣在本地設總部並擴展業務,或在區域設製造設施。其中有些未上市,他們的上市考量地依序為美國、英國和新加坡。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二、GIP的三個方案哪個更受歡迎
「新加坡作為全球金融中心,政治經濟穩定,基礎設施完善,商業環境友好,犯罪率低,宜居性高,教育體系優質,這些都對家庭具有吸引力。
根據全球投資者計劃(GIP),外國人可通過GIP的三個方案(之一)到新加坡投資,獲取永久居留身份。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計劃去年3月修改條件,方案一是申請人須投資至少1000萬元新幣(包括繳足資本)成立新的商業實體,或投資在營運的業務,原本規定是250萬元新幣。
瑞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家銘觀察到,去年3月來對GIP的興趣依舊不少,最受歡迎的是方案一。不過,至少要聘請30名員工、包括至少15名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要求是個挑戰,因為薪金要求相對高,一些行業可能無需那麼多員工。
羅夏信律師事務所主管律師李詣說,修改後的GIP非常現代化,和新加坡要達到的目標一致。她說,全球都在尋求有實質內容、對社會帶來貢獻的投資。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三、為何高凈值人士青睞於GIP
1、全球高凈值人士增5%破2000萬人
在股市復甦和宏觀經濟改善的推動下,富豪人數和財富顯著上漲。去年,亞太地區擁有至少100萬美元流動資產的高凈值人士人數增長4.8%,達740萬人;他們擁有的財富增加4.2%,達25.7萬億美元(約35萬億新元)。
法國諮詢公司凱捷日前發布的《2024年全球財富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高凈值人士的財富和人口分別增長了4.7%和5.1%。其中,最富有的1%富豪擁有財富占所有高凈值人士財富的三分之一。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2、200人通過GIP拿到新加坡PR
根據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劉燕玲去年2月在國會答覆楊厝港區議員葉漢榮的口頭詢問時,透露的數據,約有200人在2000年到2022年通過GIP獲得永久居留身份。
GIP另兩個方案是,至少投資2500萬元在GIP精選基金,以及在新加坡設立2億元資產管理規模的單一家辦,要求也比之前提高。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3、更多台灣富豪遷移財富至新加坡
在日益不確定的大環境中,新加坡穩定猶如「平靜的綠洲」。多名財富管理界人士透露,近年來出現更多台灣高凈值人士將財富移至本地的趨勢,而服務他們的業務,包括律師事務所和私人銀行也在擴張。
為家族理財辦公室申請者提供諮詢服務的Bayfront Law董事林韋恩說,他觀察到過去兩三年間,將財富轉移至新加坡的台灣高凈值人士數量顯著增加,每年增加2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