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在8月23日的記者會上,接受記者提問。(聯合早報)
作者 許耀泉
進入正題前,先談談兩件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 首先,企業或是政府溝通的時候,都希望能主導輿論方向。
要在這方面搶占先機,一個策略是主動、透明,儘快把自己要傳達的信息發出去,信息更要清晰易懂,不給人們憑空揣測的空間。
第二件事是100日這個時限。 初為人父母者現在流行以寶寶100日誕辰,取代傳統的滿月;初登企業或國家領導等高職的人如今也習慣在上任第100日接受採訪,或以其他形式做個彙報,總結自己上任後的觀察,以及日後的大方向。
將兩者結合起來,或許就能解釋新加坡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選擇在上個星期五(8月23日)召開上任後第一場記者會的原因了。

黃循財在記者會上,闡述了新加坡政府接下來關注的課題。(聯合早報)
據《聯合早報》報道,他在記者會上闡述第四代領導團隊將如何打破一些舊思維,通過新的方式來組建一個「審慎而大膽」的政府。
《海峽時報》也總結出記者會的五個重點如下:
致力緩解人們對生活費上漲的憂慮,並為年長者提供更多援助;
鼓勵新加坡人不斷尋找更好的方案,而不是安於現狀;
大膽行事之餘,仍會捍衛對新加坡有益的基本原則;
幫助新加坡人了解外部環境和地緣政治課題;
新加坡必須繼續保持開放,吸引願意融入的新移民,但新移民也須做出調整,接受新加坡人的生活方式。
8月23日是黃循財接任總理第100日,選擇在這天舉行記者會闡述政府接下來的工作方向,並進一步說明他在國慶群眾大會上列出的一些重點,也算是好時機。
或許是大家習慣了國家領導在特定場合或是發生什麼大事了才召開記者會發表聲明,並接受記者提問,黃循財的這場記者會,對一些人來說可能有些「無預警」的意味,甚至可能根據時事,揣測其原因。
別的不說,紅螞蟻們當天就在猜測,是不是猴痘疫情急轉直下,還是什麼跟大選有關的宣布,才要「驚動」總理召開記者會。
但是,在這個記者會之前,黃循財也不定時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短視頻。
在這些短視頻中,黃循財通常都在自己的辦公室里,一如既往地穿著淺色長袖上衣,一句簡單的「Hi everyone(大家好)!」之後,就切入正題。
他在短視頻中談論的課題相當廣泛,從新加坡該如何定義成功、在一場學生對話會上沒時間回答完的問題,或是以「你問我答(Your questions, my answer)」的形式回答網民提問,不一而足,語調也配合主題,時而嚴肅,時而輕鬆。
黃循財總理談如何在新加坡重新定義成功這一概念。(取自黃循財臉書)
要說23日的記者會和這些短視頻都是「無預警」發生,也不盡然,因為他上任前就說過,會多舉行記者會,通過媒體與新加坡人分享他的想法,社交媒體想必也在他的全盤計劃當中。
時任總理李顯龍在2019年接受電視訪問時,曾表明自己曾對社交媒體抱持跟建國總理李光耀相似的態度:
「(李光耀先生他)說,要演講,(但)不要天天演講,因為講得太多,人家聽了會厭煩。要等一段時間,有重要的事情,也有重要的訊息要傳達,準備好了再做一番慎重的演講,大家會注意,(這也)會有影響力。每天說話,變成流水帳,沒有意思了。」
當然,這是他五年前所表達的看法,在現今科技瞬息萬變的時代,人們對某件事的看法在五年內可以徹底改變。
黃循財也看得出比李顯龍更願意採取主動,利用社交媒體與人們交流,但如何控制曝光率,避免這方面的努力成為「流水帳」,還是值得他和他的團隊推敲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