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5月13日 —— 一起汽車維修爭議導致警方介入調查。譚女士向《新明日報》申訴,她的車輛因手剎燈無法熄滅和啟動問題被送往文禮大道的修車廠,但在得知修車報價後,她決定不修並要求取回車輛,卻面對630元的費用。
顧客的立場
譚女士表示,她的車輛存在的問題是手剎燈無法熄滅,且在送修前更換過電池。她聲稱,車廠提出的維修方案包括更換多個零件,總計1280元,這超出了她的預期。譚女士認為車廠在未得到她同意的情況下訂購零件,感到自己被強迫消費。

(圖:來源於網絡)
車廠的回應
車廠員工何先生則表示,譚女士的丈夫送來車子,並在同意維修方案後才進行訂貨和拆解零件。何先生提供了與譚女士丈夫的對話記錄和訂貨時間作為證據,指出譚女士的丈夫最初同意了維修報價。何先生還提到,在譚女士表示價格太貴後,車廠已同意退貨給供應商,但仍需收取630元,包括人工費和拉電線的費用。

(圖:來源於網絡)
警方介入
由於雙方各執一詞,譚女士不滿車廠堅持收取費用,事件最終驚動了警方到場處理。
結語
此事件凸顯了消費者與服務提供者之間在服務協議和預期上的潛在分歧。在進行汽車維修等服務前,明確溝通和書面確認服務內容及費用對於避免類似爭議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