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1日開始都將進入新加坡報稅季,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個人所得稅。選擇表格申報的,需要在4月15日前提交,電子申報需要在4月18日前完成。沒有報稅或故意漏報的人將會收到新加坡法律嚴厲的嚴懲,包括罰款和甚至牢獄之災等。
報稅渠道
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可通過網絡進行電子申報(e-filing)。通過網絡申報個人所得稅可登錄新加坡稅務局網站

http://www.iras.gov.sg,網上填寫提交申報資料。
報稅流程
1.登陸網站

https://mytax.iras.gov.sg/

2.點擊Singpass後登陸。

3.選擇「Begin e-filling...",進入報稅單主畫面。
主畫面會出現默認的報稅數字,通常是你去年報稅過的數字或者是僱主幫你設置好的工資情況(公司只是按照你的工資等等幫你設置了默認的收入情況)。
需要注意底部這個選項,如果不變就選1,需要改變就選2。
4.然後點擊下一頁,進入修改收入的頁面。請填寫個人收入情況。
5.如果要申請稅收減免,點擊 Total Deductions And Reliefs,進入稅收減免的申報。
(點擊本文最後的「閱讀原文」或「read more」訪問連結,即可查看更多關於稅收回扣的內容。)
6.全部填好之後,返回主頁面。點擊最下面的continue。可以看到完整的報稅表格。如果沒有什麼問題,就可以提交了。如果有錯誤,就點擊amend修改。
7.全部確認無誤了之後,最好print一份出來。顯示成功申報後,就可以退出網頁了。
具體的圖片流程如下:
1)登錄 www.singpass.gov.sg
2)點擊「Set up 2FA」

3)輸入Singpass ID和密碼(你自己設置的固定密碼),然後點擊"Login"

4)點擊中間的「Register OneKey Token」(申請密碼生成器)

5)檢查熒幕上顯示的你家住址郵編是否正確,然後點「Next」

6)熒幕上出現「Success」(成功)字樣和申請編號。你會在X天之內收到一封信(寄到你家住址,請查看郵箱),告訴你啟動SingPass 2FA的密碼。

納稅人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納稅申報後,稅務機關會向納稅人出具繳稅通知(Notice of Assessment),納稅人須在接到繳稅通知後一個月內繳納稅款,否則稅務機關會對欠交稅款徵收罰款。
新加坡的納稅居民和非納稅居民適用不同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在某個特定的估稅年度(YA)中,如果符合下列條件,則被視為納稅居民:
(1)新加坡人
(2)在新加坡定居並成為新加坡永久公民(PR)
(3)上一年度在新加坡居留或工作183天或以上的外籍人士(公司董事除外)
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率是全球最低之一,所得稅率是以前一年的收入扣除適當項目後,以累計式徵稅。個人所得稅稅率介於2%至20%。
報稅手續
新加坡個人所得稅申報手續為:納稅人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納稅申報後,稅務機關會向納稅人出具繳稅通知(Notice of Assessment),納稅人須在接到繳稅通知後一個月內繳納稅款,否則稅務機關會對欠交稅款徵收罰款。
萬一我這一年有很多支出,我能扣稅嗎?答案是肯定的。讓我們來看下你是不是符合扣稅人群呢?
稅收回扣
居民個人有權就子女撫養費、職業培訓費、保險費以及公積金(CPF)繳款等事項享受個人所得稅減免。納稅人在報稅時就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去申請個人所得稅回扣。
1. 課程費用估稅回扣
課程費用估稅回扣是給予那些參加研討會、會議或課程,以提升個人能力或相關工作領域的技能、知識的受僱人士。在理工學院或大學就讀的全職學生、假期打工或參加工業實習的學生,或消遣娛樂課程則不能申請這項回扣。
注意:參加課程所獲得的技能必須與在職的工作或行業內某領域相關。課程提供方必須在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RA)註冊。無論參加課程、研討會和會議的數量多少,納稅人最多可申請每年3500新元的課程費用估稅回扣。
2. 公積金(CPF)填補估稅回扣
如果納稅人持有新加坡身份證,且納稅人本人或僱主在公積金最低存款額填補計劃下為退休帳戶進行了現金填補,納稅人可申請公積金填補估稅回扣。如果納稅人的祖父母、父母、配偶或者兄弟姐妹在此前一年的收入不足2000新元,納稅人為他們填補了公積金最低存款額,則可申請額外估稅回扣。
注意:回扣數額以對公積金的現金填補數額為依據,但個人和家庭的回扣每年分別不超過7000新元。此項估稅回扣是根據公積金局的記錄自動進行的,納稅人不需申請。
3. 公積金估稅回扣
受僱的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可對雇員公積金強制繳交部分,或繳交給受批准的退休基金或福利基金的金額申請公積金估稅回扣。公積金強制繳交數額上限以年收入為76,500新元計算,超出的部分被視為自願繳交而不能申請估稅回扣。自僱人士強制繳交的公積金總和如果少於26,393新元,則可為自願繳交的部分申請回扣。
注意: 如果納稅人的僱主參與了「雇用入息自動納入計劃」,這項回扣會自動扣除,不需申請。
4. 收益收入估稅回扣
如果納稅人在上一年度從工作、退休金、投資交易、商業活動、專業或職業得到收入,就可以得到收益收入估稅回扣。此項回扣是根據納稅人的實際收益自動進行的,其頂限分別為1000新元(55歲以下)、3000新元(55歲到59歲)以及4000新元(60歲及以上)。如果納稅人不幸患有身體或精神上的殘疾並影響到工作能力,則回扣頂限將提高到2000新元(55歲以下)、5000新元(55歲到59歲)和6000新元(60歲及以上)。
5. 外籍女傭稅估稅回扣
已婚、分居、離婚或喪偶的女性納稅人,若在上一年度聘請了外籍女傭,可享有外籍女傭稅估稅回扣。無論納稅人自己或是其丈夫任何一方支付女傭稅,她都可對每位外籍女傭申請相等於兩倍女傭稅的估稅回扣。
6. 祖父母估稅回扣
凡是讓自己/丈夫/前夫的父母或祖父母幫忙照顧12歲或以下孩子的在職母親(無論已婚、分居、離婚或喪偶),可享有3000新元的祖父母估稅回扣。但如果已有其他人針對該父母或祖父母提出了此項回扣申請,在職母親將不能再申請。此外,父母或祖父母在上一年度必須是未從事過投資交易、商業活動、執業,也未獲僱傭。
7. 殘障兄妹估稅回扣
如果納稅人在上一年度因照顧同住在新加坡的自己或配偶的殘障(精神/身體上)兄弟/姐妹而花費至少2000新元,則可申請此項估稅回扣。但若已經有其他人針對該殘障兄弟/姐妹提出了此項回扣申請,納稅人將不能再申請。 納稅人可針對每位殘障兄弟/姐妹申請3500 新元的估稅回扣。同時,殘障兄弟/姐妹在上一年度的收入應不超過2000新元。
8. 人壽保險估稅回扣
若納稅人上一年度的公積金儲蓄少於5000新元,則納稅人可對為自身或妻子所購買的所有人壽保險保費申請估稅回扣。最高回扣額為5000新元與公積金繳交額的差額,或不超過投保額的 7 %,或已償還的保險費,以更低者為準。
9. 戰備軍人估稅回扣
為表彰戰備軍人(NSmen)的貢獻,所有已完成全職國民服役的戰備軍人,可享有戰備軍人估稅回扣。回扣額取決於戰備軍人是否每年回營受訓或參加其他活動,以及是否是關鍵指揮人員或是否擁有關鍵職務。回扣額範圍為1500新元到3500新元。
注意:戰備軍人的妻子和父母分別享有750新元的估稅回扣,以感謝他們對戰備軍人的支持。無論子女中有幾名戰備軍人,每名家長享有最高750新元的回扣。這項回扣將根據國防部的記錄自動減免,不需申請。
10. 家長/ 殘疾家長估稅回扣
如果納稅人在上一年度因照顧自己或配偶的父母、祖父母或曾祖父母而花費至少2000新元,就可申請家長/殘疾家長估稅回扣。非身體或精神殘疾的受養人,在上一年度須年滿55周歲。此外,受養人在上一年度的收入應不超過4000新元。
注意:如果已經有人對該受養人提出此項申請,納稅人將不能重複申請。納稅人最多可針對兩位受養人申請下列數額的估稅回扣:
回扣類別 與父母同住 不與父母同住
家長估稅回扣 $7000 $4500
殘疾家長扣稅 $11000 $8000
合格子女估稅回扣(QCR)/殘障子女估稅回扣(QCR)
如果孩子未婚、且未滿16歲或全職讀書,家長可申請合格子女估稅回扣(QCR)。
如果孩子有殘障或智障、未婚,且上一年度的收入少於2000新元,家長可申請殘障子女估稅回扣(HCR)。 QCR和HCR不能同時申請,一個孩子只能申請QCR或HCR中的一項。夫妻可共享估稅回扣額。
11. 退休輔助計劃(SRS)估稅回扣
繳稅居民開設退休輔助計劃(Supplementary Retirement Scheme Account,簡稱SRS)帳戶,可享有估稅回扣。
注意:這項回扣將根據納稅人的SRS自動減免,無需申請。
12. 妻子估稅回扣
如果妻子在上一年度的生活費(包括贍養費/離婚贍養費)由丈夫支付,且收入不超過2000新元,丈夫可享有「妻子估稅回扣」。
注意:如果納稅人已申請過殘疾配偶估稅回扣、或他人已以其妻子/前妻的名義申請了此項回扣,納稅人就不能再申請這項回扣。妻子估稅回扣金額為2000新元,贍養或離婚贍養費回扣以實際支出為準,但不得超過2000新元。
13. 在職母親子女估稅回扣(WMCR)
已婚、分居、離婚或喪偶的在職母親,如果孩子是新加坡公民,可在合格子女估稅回扣(QCR)和殘障子女估稅回扣(HCR)之外,再享有在職母親子女估稅回扣。
注意: 從2009估稅年起,在職母親第一個孩子享有的估稅回扣為母親總收入的15%,第二個孩子為20%,第三個及以後得孩子則為25%。所有子女的WMCR總和不能超過母親收入的100%。針對每個孩子申請的QCR/HCR 及WMCR的總和最高為50000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