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防獅心行動團隊攜裝備赴土耳其 搜救行動如何展開?

我國民防部隊上周派遣「獅心行動」災難拯救隊前往土耳其協助賑災,並在行動中使用了不同搜救設備,分別救出了兩名生還者。究竟搜救過程如何展開?搜救時又有什麼優先考量?
民防部隊昨天(12日)邀請媒體前往了解「獅心行動」災難拯救隊所攜帶的配備,以及他們搜救行動展開的全過程。
民防部隊上周先後派遣兩支「獅心行動」災難拯救隊飛往土耳其,組成包括災難拯救隊隊員、行動指揮員、醫生、救護人員和搜救專家等的68人團隊。
抵達後,團隊根據國際搜索與救援諮詢團(INSARAG)指南與當地及其他國家派遣團隊進行協調和工作分配,前往特定區域展開搜救,旨在短時間內救出生還者。

「獅心行動」災難拯救隊所攜帶的一系列搜救設備。(圖:葉衍嫻)
在本次搜救行動中,我國團隊共攜帶了五台可攜式發電機以及24個運輸箱。每個運輸箱裝重達140公斤,裝有城市搜救行動(USAR)配備、醫療用品、戰地口糧和帳篷等必備品,可讓團隊自給自足長達14天。
其中,城市搜救行動配備可分為三個類別,分別是偵聽設備、切割與爆破設備,以及三腳架(Tripod),協助搜救人員進行偵測和營救出受困的生還者。

民防人員示範如何使用光纖探測器。(圖:葉衍嫻)
搜救步驟一:偵測受困者
每當搜救人員抵達災區展開搜救時,他們首先必須利用設備來偵測是否有生還者被埋藏在廢墟之中。
搜救團隊往往會率先出動搜救犬,並在可能找到生還者的情況下,使用生命探測儀來探測生還者的所在範圍,並用長達3.5米的光纖探測器(fibre-optic scope)來確認生還者圖像和確切位置。
光纖探測器設有錄像機和燈光,可用於放入狹小空間裡,觀察廢墟里的情況。搜救人員在操作時可從螢幕實時觀看所捕捉到的畫面,也可以靈活操作探測器的前進方向,及時確認生還者的位置。

切割和爆破設備如電鋸。(圖:葉衍嫻)
搜救步驟二:開闢通道
確認生還者位置後,搜救團隊必須使用切割和爆破設備,在廢墟中開闢通道,直達生還者位置展開救援。這些設備多數由汽油、電力(通過可攜式發電機)或電池供電。
切割設備包括電鋸和鏈鋸,可用於切開混凝板。爆破設備則包括拆除工具,可用來鑿掉混凝土,為救援人員造出缺口,通往生還者位置。

搜救行動中會用到三腳架。(圖:葉衍嫻)
搜救步驟三:營救生還者
最後,三腳架也是城市搜救行動中必不可少的,因為它們用途廣泛,可用於可攜式人工高角度架設。
在被人工高角度架設時,它可以被安裝成三腳架、兩腳架或獨腳架,讓救援人員能夠將繩索提升到邊緣、開口或其他障礙物上方,可以有效的將生還者救出,安置到安全地帶。
目前,搜救行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死亡人數已增加至超過2萬80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