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夜市成本上漲15% 食品價格因此水漲船高

本地夜市食品價格在疫情後, 因食材和人力成本上升而水漲船高。 受訪市集業者說, 由於成本平均上漲了15%, 一些食物攤販卻步。 食物攤在市集的占比, 從疫情前的50%下降到40%。
在法嘉路一帶廣場舉辦的這個夜市, 雞腿、雞翅等的價格 比疫情前高出約15%。
一名顧客說:「就覺得比疫情貴很多 有可能也是他們店租起價。」另一名顧客則說:「我認為這是價格蠻實惠的。」
受訪攤販說:「最多就是雞翅膀魚肉這些 它的成本提高25%, 可是我們售價是提高10%到15%, 我們沒有提高那麼多。 收入會減少大概10%。」
「因為他們拿到食物源頭都已經起價了 所以他們現在就是要調高價錢 小樣大概調高0.50元。 平均增加5%。」
另外在兀蘭維斯達坊附近也舉辦了夜市。 夜市承包商指出, 面對通貨膨脹, 開檔售賣食品的攤位少了。 新加坡夜市承包商林自翔說:「有些檔口他們可以開兩或三個地方 現在變成因為難請人成本提高, 變成他們減少攤位 變成只開一兩檔。」
也有創意市集業者發現, 食品攤的數目減少了, 但零售攤卻增加了。
創意市集公司創辦人張添豪說:「不管是人力還是食材成本, 大概有20%到30%的增長, 可能價格有增加, 大概起差不多10%到15%, 他們儘量維持食物的價格。」
儘管如此業者表示 國人對逛夜市和市集的熱情不減, 下半年每月將舉辦十多場, 甚至比疫情前高20%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