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5日訊)7歲男童罹患睪丸癌,右睪丸已經壞死被切除,醫生要救男童,更要為兒子「留後」,因此把沒受癌細胞影響的左睪丸「移植」到大腿內側,避免它接觸癌細胞和藥物,以期他日回歸原位傳宗接代。
報道指出,7歲的艾迪爾在一次玩耍時,傷到了下體,掃描後被發現患上第二期的睪丸癌,除了切除手術外,還得接受化療及電療,孩子難受,父母心痛。

艾迪爾患上睪丸癌,為了能留後,在電療前醫生為他將睪丸移植到大腿皮下,以避開癌細胞和藥物。(檔案照)
艾迪爾的繼父法米(39歲,小販助手)說,由於腫瘤和右睪丸相連,為了保住艾迪爾的命,醫生最終決定把右睪丸一併解除。
醫生在確認艾迪爾的病情後,9月尾就安排兒子接受九個周期的化療。此外,由於胯下皮囊仍有癌細胞,艾迪爾在完成化療之後,還得進一步接受電療。
法米指出,電療主要是集中在兒子胯下皮囊,他告訴醫生,希望不會影響僅存的左睪丸。
為此,醫生便將艾迪爾的左睪丸取出,再「移植」到大腿內側,即可避開電療所帶來的傷害,也可避免癌細胞擴散至此,待12月進行電療後再做打算。
艾迪爾接受化療後,都沒有胃口,並經常反胃,消瘦許多。相信身體難受,他也失去了以往常掛在臉上的笑容,常會鬧脾氣,看了令人心疼。
法米希望通過媒體,找到有相同經歷的病人及家屬,以便能更了解治療過程及抗癌的經歷,為繼子接下來的抗癌路程做更好的準備。
母親辭職照顧兒子,繼父在小販攤位當助手,靠著微薄收入扛起一家人的生計。
艾迪爾的母親之前打兩份散工,但因為艾迪爾化療後,抵抗力低,容易發燒不適,常常進出醫院。
為了更好地照顧兒子,她只好辭去工作,家中一切負擔就落在丈夫身上。
法米說,父母是當小販的,他則在父母的攤位幫忙,但也賺不多。
夫妻倆住在租賃組屋,主要是靠著補助金過日子,但法米說:「這也不是長久之計」。
男童一家經濟拮据,生活壓力大,拖欠的水電費累積到六七百元,「女俠」領隊上門做義工,發現男童全家處境,私底下幫忙還清卻不留名。
「女俠」潘迎芬所創辦的義工團體「讓希望活下去」日前在走訪法米一家所居住的租賃組屋區時,剛好了解到法米一家的境況,感受到他肩上的重擔。
該義工團體也發現,原來這家人已經拖欠多個月的水電費,累積到六七百元(1829至2133令吉之間)。
為了不要給這家人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她決定私底下幫忙繳付這水電費,希望能減輕一點他們的生活壓力。
潘迎芬透露,男童一家拖欠的水電費,目前已經還清。
將睪丸「藏」在大腿皮內已有先例,事後還能取出「歸位」。
2002年曾有一則報導,一名63歲的印尼商人,因為被生殖器官暴發性環疽所侵襲,必須切除死去的皮和組織保命。
當時,由於「裝」睪丸的皮囊得被切除,醫生不能在睪丸沒有皮囊包住的情況下,像平常人那樣讓它懸在外部,因此把睪丸藏在大腿的皮內。
報導中,矯形醫生說,這可能是暫時性的、也可能是永久的辦法。復原後,醫生可以幫他造個皮囊,再把睪丸取出放入皮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