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戰開打前,很多人就料定,這次大選話題之一必定談疫情。一是疫情當前,很值得討論;二是反對黨有專才,尤其是民主黨主席淡馬亞教授,是傳染科高級顧問醫生。
在疫情期間,淡馬亞教授頻頻接受媒體訪問,早已建立起相當威望。他也是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亞太學會會長,可見其專業資歷毋庸置疑。

資料照片(來自網際網路)
可惜選戰開打後,民主黨秘書長徐順全在第一場電視辯論中就點燃「一千萬人口」的爭議。淡馬亞教授也積極發言,被行動黨指責與徐順全「一同演這齣戲」,對兩人的品德提出質疑。淡馬亞則反唇相譏,指行動黨「黔驢技窮,只能使出攻擊對手人格的老伎倆」。
就在網民好奇,作為一名傳染科專家,為什麼不談疫情,反而為「一千萬人口」這種無聊的指控去打「口水戰」呢?今天,選戰攻防終於聚焦疫情。但看完之後,您或許會失望。
1政府「什麼都要自己來」
首先,7月3日淡馬亞教授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協會(NUSS)的一場論壇上就政府的抗疫工作提出多項批評。他指政府在抗疫期間「什麼都要自己來」,而不是由醫學專家帶頭。

另外,淡馬亞教授也指控,本地2月中出現首批客工病例後,有僱主想帶客工去醫院急診部門進行檢測,但人力部不允許僱主這麼做,因此錯失了檢測良機。
2政府恰恰聽了專家意見
對此,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部長之一黃循財(7月5日)作出反駁說,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在進行抗疫工作和做決定時,始終依賴科學證據和醫學專家的建議。
他說,「醫學專家是我們團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參與了所有的討論。每當顏金勇和我舉行記者會時,衛生部醫藥服務副總監麥錫威副教授都會在場。」

對於客工檢測的問題,黃循財指淡馬亞「把事實搞錯了」,因為人力部當初選擇這麼做,正是聽取了醫學專家的建議。
他說,本地2月出現實里達航空園工地感染群時,很多僱主要求客工到醫院急診部接受檢測,希望醫生開出證明,證實客工體內沒有病毒。但醫生告知當局,他們無法開這樣的證明,因此人力部在醫學專家的建議下,向僱主發出相關通告。
3並沒有不讓客工做檢測
今天稍晚,人力部長楊莉明也回應說,人力部發出的相關通知,並不是不讓客工接受檢測,而是為避免大量健康客工湧入醫院急診部門,因為這會擠占醫院資源,影響醫院為新加坡人提供正常的醫療服務。
人力部當時建議僱主應安排出現症狀的客工到家庭診所就醫,由全科醫生判斷是否應該前往醫院。這一做法與衛生部建議新加坡人出現症狀時應先看家庭醫生,是一樣的。

針對淡馬亞的其他指控,黃循財今早在記者會上表示,過去六個月政府全力參與並領導抗疫戰鬥,新加坡的社區感染率和死亡率得以保持在低水平。對於政府在3月是否因探討舉行大選,導致注意力轉移,致使疫情惡化。黃循財說,這一點交由國人自己評斷。
但針對政府沒有聽取醫學專家意見,他認為這是毫無根據的虛假指控。他說,「我完全尊重淡馬亞教授是該領域的權威,但令人失望的是,他刻意選擇歪曲事實,來撈取政治分數。」
4聽多少意見,決定都是你做的
媒體今天也採訪到正在柏提路(Petir Road)組屋走訪選民的淡馬亞教授。針對黃循財指他「把事實搞錯了」,淡馬亞表示,自己完全清楚政府是諮詢過醫學專家後才發出通知,但他認為這個決定並不正確,甚至是「瘋狂的舉動」。
他說:「我國一二月的抗疫做的非常好,但二月中做出的這個決定,卻非常不符合公共衛生的基本準則。」

他強調,既然人力部做出這個決定,就該為此負責。
「當一個人做決定的時候,他會徵求多方意見。他們可以詢問醫生、詢問衛生部,但這個決定最終是人力部做的,他們應該為此負責。我並沒有把這件事政治化。作為一名公民,我要我的領導人負責任。這不是政治,這是基本的領導能力。」
布衣點評:前面為什麼說大家看到最後會失望?因為「口水化」了。原本的指控是什麼?政府「什麼都要自己來」,而不是由醫學專家帶頭。對方為此回應,我們有專家,事實上2月份的那個通知,就是聽取專家意見後的決定。
但議題此時突然一轉。指控者表示,我知道你們聽過專家的意見,無論你們聽多少人的意見,做決定的是你。你們應該對此負責。這是基本的領導能力。
啊?那到底有沒有「什麼都自己來」,不聽專家意見呢?原來你知道對方有聽啊?可他們聽了專家意見,就是不想對此負責嗎?我不想判斷哪一方說的有理。只是對這樣的說話不太適應。這不又成「口水戰」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