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今天在新加坡隨意塗鴉仍是不被允許的,但是隨著新加坡對街頭藝術的包容與支持,各種前衛的、新潮的、本土的藝術與創意開始蓬勃發展起來。比如,新加坡新銳藝術家羅傑瀚(JahanLoh)從上世紀90年底就開始街頭藝術創作,將人們熟悉的梅林午餐肉罐頭化為波普藝術——他是第一位將街頭藝術帶入新加坡的藝術家,並讓新加坡波普藝術走向國際。而差點因為街頭塗鴉被判入獄的SamLo,在兩年後也獲得許可,在新加坡Circular Road畫上巨大的「My Grandfather Road」,更參與新加坡藝術周活動。


今日,如果你前往小印度和甘榜格南這兩個老牌目的地,會發現那裡不再僅僅是買買小商品,吃吃榴槤,或者感受下一下印度或者馬來風情的街區——它們已成為體驗街頭塗鴉等先鋒藝術的目的地。走進「小印度」,隨處可見新銳的街頭文化,這裡舉辦的「ARTWALKLITTLE INDIA」,重頭戲就是邀請藝術家們在牆上作畫,而且年年更新;甘榜格南街頭更是遍布世界各國藝術家的塗鴉作品,據說只要你向Aliwal ArtsCentre申請成功,便能獲得一面任你發揮的牆壁。
無論多麼繁忙,
新加坡在城市中心留下一片原始森林

你大概想像不到,在新加坡市中心居然還藏有一片6公頃的原始熱帶森林,那裡生長著超過50%的新加坡稀有植物物種,各種灌木、樹木、草本植物、蕨類植物、攀援植物,交織成一個豐富美妙的生態空間。如果想穿越這片原始森林,需要一點準備和技巧才不會迷路——當你沿著蜿蜒小道,伴隨蛙鳴,走進幽深雨林時,突然意識到,此處距離繁華喧囂的烏節路竟不過十幾分鐘的路程。

原始森林其實是新加坡植物園的一部分——植物園至今已有160年歷史,也是新加坡首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對遊客來說,來這裡最重要的事大概就是欣賞3000多種胡姬花(蘭花),包括新加坡國花——卓錦·萬代蘭。而在當地人眼裡,這片城市中心的「世外桃源」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傍晚常常能看到附近的居民帶著小孩和狗,在植物園裡的草坪上撒歡,周末這裡還會有各種露天音樂表演。
在狹小擁擠的新加坡,這種「世外桃源」見縫插針,處處可見。新加坡的面積很小,甚至比香港還小,卻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據說是北京的六倍。然而,就在這700多平方公里的國土上,竟然有23%的土地屬於森林或者自然保護區——目前,新加坡擁有4個自然保護區和44個占地20公頃以上的大公園,以及300個左右小公園,264條公路兩旁都種植了花草樹木,比如合歡樹、芒果樹等。有時候,開在高速公路上,會有一種錯覺,仿佛鑽進了原始森林裡。據說,目前世界上只有兩座城市裡還保留著大片的原始熱帶雨林,一處是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另一處便是新加坡。

1898年,英國人埃比尼澤·霍華德提出了「花園城市」的理論,120年後新加坡打造出一座真正的花園城市樣本,並以此而聞名。於是,遊人們排著隊前往濱海灣金沙娛樂中心參觀那宏偉的「空中花園」——沒錯,那是新加坡最傑出的地標建築之一,對於第一次前往新加坡的遊客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打卡地。

然而,要在新加坡真正感受花園城市的「魂魄」,得去當地幾處小小的社區公園,它們也許不夠驚艷,但卻別致、可愛,充滿奇思妙想,真正為當地人帶來愉悅。比如位於新加坡北邊的榜鵝,就是一處屢屢獲獎的瀕水休閒景區,同時也是新型智能祖屋社區。一條悠長的榜鵝水道將榜鵝蓄水池和實龍崗蓄水池連通,兩岸生機勃勃,既有水上浮動濕地又有淡水紅樹林,公園、小橋、步道營造出昔日的鄉村韻味。周末,當地人常來此跑步、騎行,或者去喝咖啡,吃地道的榜鵝椰漿飯。還有一處獲得2012年WAF世界最佳景觀設計獎的加冷河碧山公園,將加冷河從筆直僵硬的混凝土排水渠,改造成蜿蜒柔軟的自然河道,而回收木材則為公園建造了遊樂場、餐廳和有趣的休閒空間——人們就在水邊玩耍。由於這條河還有分洪功能,因此公園裡設有完備的報警系統,保護周邊人群的安全。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新加坡的「一生」都是在與水纏鬥,這片土地既缺少淡水,又常常面臨洪災,一個多世紀以來,新加坡人不得不忙於修建蓄水池收集雨水、排水渠泄洪。然而,當聯合國預測2050年,全球將有50多億人面臨缺水——新加坡卻與水達成了和解。

新加坡共有17個蓄水池,後來逐漸發展成公園,也成為當地人的集體記憶。其中,麥里芝蓄水池是當地歷史最悠久的蓄水池,已有160年歷史,具有濃郁的熱帶雨林風情,周圍居民常來此慢跑,新加坡新銳藝術家羅傑瀚(JahanLoh )也是這裡的常客,他說:「在這兒,大自然給了我源源不絕的靈感」。如今,麥里芝蓄水池又增加了水步道,行走其上,腳會浸在約7厘米深的水裡,宛若「水上漂」。

雖然很多人把新加坡的歷史文化追溯到19世紀的英國殖民地時期,但真正塑造出今天新加坡性格與氣質的關鍵時刻,則是1965年李光耀宣布新加坡建國,城市潮流的激涌也從此刻拉開了序幕。無論是種族平等還是建造租屋政策,無論是保護歷史遺蹟還是自然生態,無論是對教育、藝術抑或城市規劃的重視,都令今天的新加坡魅力無窮,立足潮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