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特殊教育,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一些不太好的字眼——殘障學校、殘疾人學校……我們印象中的這類學校,充斥著大量的殘障兒童,與社會割裂,沒有人想靠近,也沒有家長願意孩子與這類學校的孩子進行溝通交往,結成友誼——人心中的成見何止一座大山。
很多家長也十分懼怕孩子的特殊教育需求,仿佛接受了這種教育,就不再有機會融入社會,臉上無光。
而特殊教育需求,並不是關乎臉面、尊嚴、機會的事,而是關乎孩子能否接受合適教育的事,應該引起全社會家長的重視。
在新加坡,特殊教育需求是十分重要的課題,也是新加坡教育部一直以來扶持、加強的部分。

新加坡的特殊教育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新加坡教育部對「特殊教育」的定義,是相當寬泛的——特殊教育並不等於殘障兒童教育,它是針對無法在普通學校進行有效學習的孩子設立的教育部分,並不是有殘疾、智障等症狀才適合特殊教育。
比如你的孩子雖然沒有身體殘疾或者智商缺陷,但卻無法控制自己,完全無法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那麼家長就需要在孩子還在基礎教育的階段,就設法讓自己的孩子接觸適合他的特殊教育。
否則以極低的效率進行普通方法的教育,可能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在新加坡,如果你的孩子疑似需要特殊教育,或是在小學被判定為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需要進行專業化的鑑定、評估。
如果評估結果是需要特殊教育,那麼孩子在進行特殊教育的同時,還為得到適合他的專門服務——比如專門護理,針對視力殘疾或聽力殘疾的特殊課堂。
一般新加坡的特殊教育學校,課堂規模要小很多,便於教師進行監督,而表現優異,經評估合適的學生,也能重新回到普通教育中去。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那就是特殊教育學校會頻繁定期與普通教育學校進行交流,讓孩子們互相接觸,避免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與社會脫鉤,培養他們結交友誼的能力,鍛鍊他們的口語能力。
與新加坡許多普通學校一樣,特殊教育學校也設立有各種CCA活動(課外活動),儘可能的保證在符合孩子能力發展的教育措施中,讓孩子享受到每一個普通學生應該享受的活動。
學校
特殊教育(SPED)學校是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開設的專門學校,由教育部監督,經過詳細評估後才能入學,因殘障種類不同而被劃分為不同的學校,這些殘障種類包括:
輕度智力障礙(含自閉症)、中度至重度智力障礙(含自閉症)、多重殘疾,也有專門細分的視力障礙、聽力障礙學校。
截至2018年1月,共有19家SPED學校由12個志願福利組織(VWO)運營。這些SPED學校有著不同的辦學理念,以迎合不同的殘疾兒童群體。
SPED教師需要接受特殊培訓,以提供中度到重度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所需的定製課程和教學法。
SPED教師是運營這些SPED學校的VWO的基礎。
教師
SPED學校的老師,必須接受專門的培訓,有極高的教學素養才能勝任職務,在這方面,新加坡教育部有著嚴格的要求。
如果有興趣在特殊教育(SPED)學校任教,必須聯繫由政府資助的SPED學校或SPED學校直接運營的自願福利組織(VWO)。
經過專門培訓之前,還需要確認教師擁有合格的知識水平,新加坡本土教師和國外教師要求略有不同,國外教師需要有SPED教育經驗。
SPED的教師必須參加由國家教育學院(NIE)舉辦的特殊教育文憑(DISE)。這是一個為期一年的全日制課程,僅適用於已經在SPED學校教學的老師。學校將就申請程序和日期提供建議。

持續專業發展
教育部為教師的專業升級組織平台,並提供了在教學方面進行合作的機會。學校擁有課程領導團隊(CLT)和/或專業學習團隊(PLT),這些團隊可以推動有效的課程改革,並在教學人員之間建立濃厚的專業對話和學習文化。
教育部特殊教育碩士獎學金
教育部特殊教育碩士獎學金向SPED學校校長,主要人員和老師開放。該獎學金在海外或本地機構均可成立。包括學費和批准的費用。
學位獲得成功完成後,獎學金獲得者將在教育部總部及其SPED學校任職。
教師認可
MOE-NCSS SPED老師獎是由MOE和NCSS頒發的,旨在表彰新加坡SPED老師的傑出貢獻和努力。獎項分為兩類:傑出SPED教師獎和創新獎。
SPED傑出教師獎肯定了SPED老師在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的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創新獎旨在表彰SPED學校的創新和卓越。它被授予改善教學和學習,並為SPED學校建立卓越文化做出貢獻的創新教師。
財政支持
SPED經濟援助計劃(FAS)
SPED FAS由教育部和全國社會服務理事會共同為教育部資助的SPED學校中有需要的新加坡學生提供。
它確保所有新加坡SPED學生,無論其經濟背景如何,都可以從最佳的教育機會中受益。
如果新加坡學生符合以下任一條件,則可以根據SPED FAS申請幫助:
每月家庭總收入(GHI)不超過$ 2,750,要麼人均收入(PCI)每月不超過$ 690。
PCI使來自較大家庭的學生能夠從經濟援助中受益。用家庭總收入除以家庭成員數計算得出。
意義
特殊教育的污名化並不是新鮮事,但每一個家長或者未來有可能成為家長的人,都要明白一件事——孩子是無辜的,他沒有選擇自己模樣的權利,但他們值得被培養成內在更美好的人。
讓需要特殊教育的孩子盲目進行普通式教育是非常愚蠢的行為——試想一下,一名盲人兒童和其他學生一起上課,一切明顯的知識點都會是天方夜譚,老師也無法在大課堂為其針對性的進行授課,這就是完全地本末倒置了。
據立思辰留學介紹,新加坡政府將特殊教育這個項目重視到如此程度,也是因為那些需求特殊教育的孩子如果沒有得到相應的教育,未來就有可能成為整個社會的負擔,成為不安定因素。
沒有相應的文化知識,沒有一技之長,很難對社會做出貢獻……這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新加坡對未來的一種考量
新加坡的特殊教育領域領先世界,靠的並不是粗暴的切割,簡單的設立殘障學校……更是深層次的考量了特殊教育下的兒童真正需要什麼,進行細化分班、分科目,並且為這些孩子融入社會主流提供可能性。
而我們也要轉變觀念,沒有人能夠保證我們的家庭能夠世世代代與此無關,而當我們的家庭需要這樣的教育入口時,我們也要鼓起勇氣去接受,每個孩子都有值得去期望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