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廣州知識城」公眾號,12月13日,剛剛上升國家級項目不久的知識城,迎來一位重磅級「老朋友」。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知識城南起步區概念性規劃便是出自其手。

劉太格在知識城合資公司有關負責人的陪同下,登上綠地-廣州開發區人才工作集團大廈俯瞰整個知識城南起步區。圖/中新廣州知識城

劉太格一行考察知識城 圖/中新廣州知識城
這位設計大師,採用新加坡先進的規劃建設理念,以「產城融合,生態優先」原則,利用大型綠化帶將知識城分割成北部、中部和南部三個區域。

知識城鳳凰湖周邊規劃效果圖

知識城九龍湖規劃效果圖
8年來,經過原蘿崗區、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的接力精心營造,現在的知識城已經初具規模。
此次,劉太格故地重遊,對知識城的變化讚不絕口,表示看好知識城。

知識城南起步區初具規模

騰飛科技園
生於1938年的劉太格,被譽為新加坡「規劃之父」,是新加坡城市規劃和公共住宅建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1969年至1992年,劉太格歷任新加坡建屋發展局總建築師、局長,新加坡市區重建局局長及總規劃師等職。期間,領導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1992年版新加坡概念性總體規劃方案的修訂。
劉太格1992年從新加坡城市重建局任上退休。79歲的他開始創業,公司名字是父親當年用過的名字。
最近20年,他把規劃、建設、治理新加坡的經驗和理念帶到中國,並且已為近50個中國城市做過規劃。眼下的中國城市規劃,站在一個新關口,如同當年的新加坡,正努力完成「從無到有」向「從有到優」的轉變。
按照已開發國家城市化發展的規律,中國已進入高速城鎮化中後期,80%的經濟總量來自城市,超過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未來這個數字則將超過70%。十九大以來,「美好生活」、「以人為本」、「和諧宜居」這樣的詞彙被反覆提及。
劉太格之於廣州,最著名的莫過於由其領銜設計的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概念規劃了。後經一波三折,目前知識城仍較好地保留了其規劃理念。

以下是《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於2017年底對劉太格的專訪,本期特轉載分享,一同領略劉大師對城市規劃的真知灼見。
01
一隻大鵬鳥和50隻火雞
NBD:新加坡是世人皆知的好城市,您的規劃理念得到了證實。現在回過頭來看,您理解、堅持的規劃定義是什麼?
劉太格:城市規劃包羅萬象,涉及方方面面,空間、經濟、交通等等,規劃處理的是一個綜合問題。簡單說,一個規劃方案,無論是大城市還是衛星鎮,要用真功夫把動聽的文字和數據變成合理的空間布局,最終落到一張藍圖上,並且方案中的每一條線,每一片顏色都能說清楚為什麼。
規劃沒有什麼好神秘的,道理都懂,但下真功夫很難。
NBD:明確了這個定義,您先後效力新加坡建屋局和重建局兩個關鍵職能部門,也剛好是一個城市「從無到有再到優」的階段轉變。理念上發生了什麼變化?
劉太格:建屋局是做中等規模的規劃,到了重建局就是把過去所有東西融合起來,整體梳理。那時候我們做了一個「百年規劃」,總規時間範圍是從1991年到2091年,因為新加坡面積太小、人口太多,必須從長遠考慮,現在想來依然是個好事。
如今全球很多城市的規劃方案期限也只是15~25年,但我認為每個城市都應做一個長期的、整體性的規劃。就好像寫一本書,不能一章一章地寫,寫完第二章不知道第三章寫什麼,要有整體章法。如果一個城市,50年後會長成一隻大鵬鳥,應該提早把整個大鵬鳥畫出來,讓它慢慢長大。如果只做短期規劃,相當於畫了50隻火雞,綜合起來像,卻並不是真的大鵬鳥。

新加坡組屋
大家喜歡新加坡,也是因為新加坡是按照大鵬鳥的規劃方案來做的。當然這隻大鵬鳥還在成長,新加坡人口已經突破570萬,最近我提議做千萬人的規劃方案。
這個理念中國很多城市也在接受,比如西安、福州、昆明,人口是七八百萬,我建議做一個50年~60年的規劃,人口做到1200萬左右,他們都接受了。
NBD:做這樣一個長期規劃,對主政者和規劃師來講應該都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所謂「真功夫」怎麼練?
劉太格:人們稱我是新加坡「規劃之父」,我覺得誇張了,當時執政者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同時也是一代規劃師的智慧。但有一點我可以不謙虛地說,從建屋局到重建局,就是長達幾十年的學習。
首先,建屋局具體職能是規劃衛星鎮,這個經驗對規劃師來說非常珍貴。這是一個從無做到有的過程,今天新加坡衛星鎮的模式、內容以及它的宜居性,我想在世界上肯定排在前列。
做完規劃之後做建築設計,公共住宅每一戶、每一寸面積,如何充分利用都要有科學依據,然後再做施工監理、物業管理。那時我的工作一方面是規劃師、建築師,同時也是開發商,因為我們不僅做住宅,也做相關配套,商業、工業,學校,還有體育場館,我們按規劃條件選好土地之後,讓政府的相關部門建設。
物業管理的優點就在於可以接收許多居民的埋怨。鼎盛的時候建屋局有15000人同時運轉,責任重大。而我有一個小團隊,包括工程師、建築師,還有很重要的社會學家,一定要用社會學家的眼光看城市發展規劃。
最高峰的時候有12位擁有社會學博士學位的專家幫我分析問題。每1、2個月,他們會對過去做錯的地方進行分析、得出結論。所謂做錯就是規劃方面的缺陷、建築平面布局的缺陷,以及還有哪些沒有想到的好的理念,分析之後放到下一輪規劃和建築設計中。
這樣整套的、不斷改進的工作連續做了20年,學到不少功夫。很多人問我最得意的衛星鎮是哪一個,當然是最新的那個,因為吸納了好的主意,把過去的毛病都改掉了。但遺憾的是,一般的規劃諮詢公司的工作方式是把方案做完交給業主就不跟蹤了,正確與否,不得而知。
02
一張合理藍圖干到底,很關鍵
NBD:規劃做出來,它的合理性怎麼去論證?又怎麼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
劉太格:新加坡的規劃方案是法律嚴格保護的,不許隨意改變,執行也嚴格按照規劃方案來。那時候我對方案的合理性有相當把握,所以比較敢嚴格執行。
不過即使這樣,每次政府部門或者開發商要申報開發項目的方案,我也會鼓勵他們對規劃條例提出需要修改的意見。幾乎每個月,我都會收到5~7條意見,把它們提出來開會徵求意見,合理的我們就修改。這個修改不是針對某個開發商或個體的需要,而是針對所有相關方的修改。
所以,一方面我們的總規很嚴謹,聲譽很高;第二,執行很嚴格,包括部長們都不能改;第三,不斷徵求意見(開發商、其他政府部門)。
我甚至不許我的同事用「有靈活性」這幾個字來形容規劃,這句話就意味著可以隨便改,我們是要根據一定的程序來調整。決定要調整的話,要給律政部同意後才行,修改後一公布就變成新的條規。
NBD:對,現在都講一張藍圖干到底。
劉太格:一張藍圖干到底,是很關鍵。規劃方案做得好,干到底當然是好事。在鼓勵做遠期規劃的同時,我更想強調的是把規劃本身做到位。
規劃這門學問很抽象,中國有句話是自古文人相輕,現在是規劃師相輕。規劃師的理論,要在三四十年後才能看到效果,這也是規劃的巨大挑戰,經常是理論越「性感」,越動聽,就越有號召力,越有人信奉。
所以我要談第二個問題,就是思想轉變。在城市發展規划上,我更認為應該把握當下,而不是一味強調創新、面向未來。人們總說大城市病,如果把城市比做病人,規劃師這個老中醫要知道的不是未來,而是今天這個病人病在哪兒,什麼是比較合理的治療方法,怎樣把他醫好,怎麼標本兼治。所以如果一個規劃師要搞思想轉變,重點應該是沉下去,了解城市居民基本生活上的功能需要,而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
03
市民需求摸得越清,越是創新
NBD:中國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提到,城市的核心是人,關鍵是12個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樂業。
劉太格:就是以人為本。我的理論聽起來超級不性感,既沒有面向未來,也沒什麼創新。整天談的都是這裡有毛病,那裡受傷需要救治。其實了解市民在城市生活的基本需要,脈絡摸得越清楚越是創新,越是遵循城市發展的規律。
NBD:中國提出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強調要以人為本,但具體怎麼通過規劃來實現城市的包容性?
劉太格:新加坡以前有句話叫「金加東,銀東陵」,指的是新加坡當時最好的居住區,現在年輕人已經不知道這句話,因為這個格局被打破了。我們還是有富人區,這個免不了,也應該有的,不過我們主要的社區是衛星鎮,90%的人群都在這些區域,只有不到10%在富人區。
新加坡以前很窮,但現在你們來新加坡完全看不到貧民窟。一方面是我們的公共住宅做得好;第二,我們的政策防止了社會階層的分隔。
新加坡不但是在每個衛星鎮里有各階層人士,在每一個衛星鎮下面的小區也有各階層,甚至在小區裡面的組團也是各階層都有。但組團里每棟樓不可能有各階層,這是經過科學研究,比如一居室的可以跟兩居室的放一起,但不能跟三居室的放一起,會出現社會矛盾。一居室、二居室、三居室都在一起是可以的,這些也都是從回饋的信息提煉而來。
為了減少社會階層的分隔,我們在做每個衛星鎮的時候,不會把土地用完,只用80%左右,其他土地售給商品房開發商,那些收入比較高的人就可以進來,衛星鎮就不會變成一個中低階層的社會,而是高中低都有。這種高度融合,是我們的一個特色。
NBD:衛星鎮很理想,做起來困難重重,很多「死城」、「睡城」,說到底還是要就業去中心化。
劉太格:同意。衛星鎮的理念是西方的,我剛回來的時候,每年都要去歐洲取經,用心學他們的功夫,看優缺點,改善自己的版本。我們現在的版本應該比歐洲更好,其中一點是沒有貧民窟,還有就是裡面配套很齊全,有商業、有工業,有學校……每一個衛星鎮公共住宅用地基本是在45%上下,剩下的是配套,所以能做到衛星鎮高度自給自足。這不是因為我有才華,我最大的才華是我不相信自己有才華,這樣才會用心去練功夫。
NBD:可這難度很大。學校、醫院可以靠行政指令,但是商業呢?靠行政力量干預,效果可能不理想。
劉太格:這裡面有幾個問題。一個是規劃本身要合理,第二,發展的時序,要符合商業運作,這些都不是神秘、高科技的東西,主要是了解規劃的真功夫在哪裡,這種功夫在新加坡已經有了,所以完全沒有問題。
講到真功夫,就回到我們的初心。現在規劃師們整天談城市規劃,到底什麼叫做城市,這個定義沒有講清楚。比如要畫一隻鵬鳥,你不知道鵬鳥是什麼怎麼畫?當然,鵬鳥畫錯了,大家還能看出來,但是規劃方案錯了,沒有人知道,就將錯就錯。所謂真功夫,就是要把規劃的各種各樣的定義抓清楚,什麼叫城市,城市裡面的衛星鎮是什麼,衛星鎮裡面的小區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