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選。工人黨五名候選人陳碩茂(左起)、劉程強、畢丹星、林瑞蓮和莫哈默費沙,成功守住阿裕尼集選區,9月12日到實龍崗、巴耶利峇和後港答謝選民。(聯合早報)
民怨不是沒有的,甚至可以說暗流不小。在新老交接的時期打選戰,反對黨和輿論場的反對聲音一定不會手軟,部長薪金、社會公平性、流動性、漲價、組屋屋契等民生問題都可以大炒特炒。再加上,4G班子的學習期比2G和3G都短,總理接班人當副總理不到兩年時間就要面對選戰和執政的大考,能順利過關嗎?
人民訴求變了,4G領導班子的精英腦袋能變嗎?
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是:大環境變了,人民訴求變了。4G領導班子的精英腦袋能隨之改變嗎?
和第一代領導人不同的是,國家已經從建國初期走向發展成熟的階段,選民不只是要喂飽肚子而已,大家都社會公平性、各種團體的權益和自由等議題更加關注,國內政治也勢必受到國際局勢的衝擊。4G不能只是像2G或3G那樣「繼承衣缽」,還要在那之上做出更大的思維改變。
4G團隊大多都是公務員或軍人出身,同質性相當高,他們在決策過程中會不會出現「集體盲思」,一個說好,大家跟著說好的集體失明?也就是所謂「屁股決定腦袋」的本義主義問題。
頭腦是精英階層,心靈感知必須是基層的
李總理明確指出,行動黨的宗旨就是把新加坡治理好,為人民爭取更好的生活。這是第一代領導人所堅持的理念,第二代、第三代也是如此。他呼籲黨員走入基層、了解民情,加強與人民的互信和關係,同時強調良善政策也需要人情味的配合。
換句話說,頭腦是屬於精英階層的,但心靈感知必須貼近基層的。
4G領導班子能做到嗎?
這不只是在面簿上曬曬照片的自我宣傳和政策包裝那麼浮誇而已,它涉及的是領導人深層次的執政信念。從政是為了什麼?
為了百萬高薪,為了社會地位,為了滿足權力欲,還是為了服務人民或像屬於2G的吳資政所描述的那樣,為了帶領新加坡繼續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