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披露一家新加坡手機代工企業終止了與華為的合作,這家企業就是偉創力(Flex)。據了解,偉創力珠海工廠已經將華為的物料,設備連夜退回,為此華為出動數百輛貨車進行搬運,負責華為手機代工業務的部門也已經放假。同樣是手機代工,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富士康都沒有宣布與華為中斷合作,那麼為什麼這家新加坡企業卻如此激進?
說起來,偉創力雖然總部位於新加坡,實際上卻是一家美國企業,實行的是雙總部制度,其行政總部位於美國聖何塞,1969年這家企業誕生於美國矽谷,是一家不折不扣的美資企業。

偉創力曾經有過許多著名的收購,比如2005年收購了北電網絡的製造工廠;2007年以36億美元收購了美資代工大廠旭電;2012年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位於天津和巴西的兩家工廠。除了智慧型手機代工業務,偉創力近年來將業務擴展到汽車零部件,航空航天,醫療器械等領域,與富士康展開差異化競爭。不過按照美國的出口管制條例,那些源自美國的企業都將執行相關的操作指令,中斷與華為的合作。

不過偉創力的這一舉動,卻讓自己成為這一命令的最大受害者。它的損失甚至超過美國那些著名的晶片企業,包括博通,高通,美光,英特爾等等。根據路透社的統計數據,偉創力(Flex)從華為獲得的銷售收入高達24億元,位居所有美國企業之首,緊隨其後的是博通,損失超過20億元,高通的損失超過15億元。作為一家代工企業,提供的只是生產,組裝服務,本身並沒有多少科技含量,對華為是不會產生任何損失的。這些企業盲目的執行指令,有多少苦悶,不甘恐怕只有它們自己知道。

雖然美國企業向華為提供了大量的晶片,不過受影響最大的卻是偉創力這樣的企業,這恐怕也讓政策制定者始料未及,美國除了高科技產品,也有大量的製造業企業,這樣的政策出台,儼然一把雙刃劍,打擊了對方,也不可避免地要傷害到自己。而對於華為來說,沒有偉創力,還可以選擇富士康,比亞迪,業務絲毫不會受到影響,而偉創力想要再拿回華為的訂單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